两大机构重新定义肥胖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肥胖的大规模流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负担。自1975年以来,全球肥胖人数增加了近两倍,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死于相关因素。为更系统地讲述肥胖对机体的危害,世界心脏联盟、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联合声明,澄清了大众对肥胖的一些错误认识。


  王冰洁 编译

  《生命时报》 2022-10-18 第1648期 第16版


  “正常体重”也会胖。体重指数(BMI),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可作为判断超重、肥胖的指标。研究显示,相对于正常体重,体重指数超过40时,预期寿命可缩短约10年;在30~34.9之间时,寿命缩短约3年。但过量的脂肪积累,特别是腹部脂肪,是公认的心血管健康风险,且正常体重的人也可能有肌少症、高体脂率,单纯的体重指数无法体现脂肪、肌肉的分布情况。因此,腰围、腰臀比(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是更为实用的指标。当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或腰臀比大于0.8时,心血管风险会增加。

  没有健康的肥胖。“代谢健康肥胖”这一概念是指体重指数超过30,但未出现心脏代谢异常的情况。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与代谢健康的正常体重人群相比,“代谢健康肥胖”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并未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48%的患者发展为代谢综合征;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比健康人群增加了60%。最近,英国一项纳入38万人的研究也发现,这类人群出现心衰、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更高。

  肥胖直接伤害心血管。曾经,人们一直认为肥胖是通过其他慢病或危险因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比如肥胖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血栓,也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会损害机体活动能力,恶化关节炎等肌肉、骨骼疾病,进一步增加体重和心血管风险。但近几十年,大量研究证据表明,超重、肥胖人群的总血容量和心输出量较高,导致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可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肥胖悖论”不一定对。肥胖悖论是指心衰等高危人群的死亡风险与肥胖成反比,即体重指数较低的人死亡率反而更高。其实,这可能与吸烟、慢性病、肺病、癌症等可使患者体重减轻的因素有关。不过,即使在患病人群中,腹部脂肪的多少也可预测死亡风险。有意识地减少腹部脂肪可降低向心性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