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有哪些,骨肉瘤不及时治疗有哪些后果
发布时间: 2022-12-11
相信大家对于恶性癌肿都不陌生,而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癌肿之一。据调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骨肉瘤病例在确诊时已出现肺内转移,因此,早期诊断对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均非常重要。那么,对于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

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有哪些

1、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发病率在原发性骨肿瘤中占第二位。好发年龄为10~2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其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多见。骨肉瘤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发生肺转移,预后较差。

X线检查(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长骨干骺端偏侧的溶骨或成骨,或两者兼具改变,形状不一,模糊不清;骨皮质破坏、瘤骨形成;骨膜反应:Codman三角、「日光放射」等;胸片:有助于早期发现肺转移。

2、CT:可显示骨破坏状况和肿瘤内部骨化程度,强化后亦可显示肿瘤的血运状况、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以及在骨与软组织中的范围。

3、MRI:对软组织显示清晰,在术前化疗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示肿瘤在软组织内侵及范围、骨髓腔内侵及范围、发现跳跃病灶等。

4、DSA:为识别肿瘤血供及进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5、ECT、PET-CT:可确定肿瘤的大小及转移病灶,有条件者可考虑应用PET-CT对肿瘤进行辅助分期、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估。

所有疑似骨肉瘤患者的标准诊断步骤应包括: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碱性磷酸酶等)、原发病灶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病变部位MRI及CT扫描),骨扫描,最终确诊尚需病理学诊断。

骨肉瘤不及时治疗有哪些后果

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约为小儿肿瘤的5%。

骨肉瘤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一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其他肿瘤不同,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它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如未经正规治疗,半年至一年内肿瘤就会发生肺转移,导致患者死亡。

骨肉瘤主要发病部位在下肢,尤其是膝关节周围会出现无原因的关节疼痛。然而,青少年平常活动多,难免有个磕磕碰碰,因此肿瘤引起的疼痛容易被误以为是正常的生长痛或是扭伤。其实,青少年骨肉瘤有自身特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骨肉瘤最大的发病特点之一就是发病突然,开始表现为关节周围间歇性疼痛、酸痛、钝痛,服止疼药有效。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且随着病情加重,疼痛剧烈难忍且持续时间延长,用止疼药都无效,而且疼痛会向其他部位放射,在夜间尤为严重。因此掌握特点后可以尽早发现,避免错失治疗时机。

以上所介绍的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关于骨肉瘤不及时治疗会带来的后果,如果您也是骨肉瘤患者之一的话,那么建议您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争取不要受到这种疾病的这些危害,能够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以上就是关于“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有哪些,骨肉瘤不及时治疗有哪些后果”的全部解答,如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