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阴两伤」怎么办?两款懒人养生汤帮到
发布时间: 2022-11-22

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入伏之后,天气又热又粘

离开电扇空调,简直寸步难行

食欲不振,气短乏力,心烦上火

整天无精打采,也是很焦虑了

如何避开毒辣暑邪带来的困扰

让身心都清润起来呢?

三伏养生,该热就得热

你是否注意到,总有些人比一般人更怕热,非常容易出汗,稍微动一动就大汗淋漓,但到了冬天,又超级怕冷,手脚冰凉,躲进被窝都热乎不起来,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

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应该养护阳气。如果夏天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

彻夜的吹空调,洗冷水澡,无节制的吃冷饮,捧着个冰镇西瓜当晚餐... 这些行为都是极易损伤阳气的。

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鼻炎到冬天更加严重。

与古人相比,现在人的避暑方式太注重追求享受,反而忘记了如何善待自己,可以说是「不养反杀」「不养阳反收阴」,故意和自己身心的真实诉求作对,从而落下了不少的病根。

因此,人体要顺应自然,该热的时候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夏天不热着过的话,势必要生病。

损耗过度,谨防气阴两伤

暑热,是夏天最主要的气候特征,万物都在发散蒸腾,人也是一样,出汗就属于发散,同时也是消耗。

虽说出汗能帮我们把体内的垃圾都排泄代谢出去,但问题是消耗得多了,人体耗损过度又容易出现气短、乏力,口渴咽干、心烦上火等气虚、阴虚的症状。

所以,夏季遇到的养生问题,就是如何在要求发散的情况下,弥补容易出现的气阴不足甚至气阴两伤。

下面推荐的这款汤品,具有独特香气,放在食欲倦怠的三伏天里来饮用再适合不过了!

五指毛桃益生汤

● 材料:

五指毛桃50g,麦冬20g,浮小麦15g,生姜2片,鸡骨架1个。

● 做法:

① 将材料洗净,五指毛桃、麦冬、浮小麦用清水泡10分钟,鸡骨架稍焯水,备用。

② 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然后调成慢火熬1小时,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 功效:

益气补虚,养阴生津,特别适合夏季气阴两伤,表现汗出过多,口渴,心烦急躁等人士服用。

● 注意:

湿热体质者不建议食用。

推荐理由

五指毛桃,药性温和,有滋阴降火,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等作用。最好的食用办法是用它来煲汤,对气虚、血虚、胃炎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这款汤中,配以麦冬,能养阴生津,清心除烦,加上浮小麦能益气止汗,关键是用五指毛桃煲出的汤,会有一种诱人的椰奶香味,在炎热的夏天,清润又营养。

酸甘养阴,调补中焦

农历6月,是一年的中轴,对于人体而言,中轴就是我们的脾胃。脾胃就像是五脏的「食堂」,它的正常运转,能把食物化作水谷精微,运化到五脏六腑,它环境不好,其他四脏也不好受了。

夏季入伏后,人体的肝胆之气非常容易疏泄太过,出现有升无降的失调状况,后果就是导致胃气不降了,也跟着胆气肝气一起上逆...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容易发火,心情不爽之外,还会导致人体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呕吐,消化不良,乏力的症状。

想把宣泄太过的肝胆之气收回来,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只需去药店买一些乌梅,煮一锅简化版酸梅汤。

简化版酸梅汤

● 材料:

乌梅4-5枚,白糖100g

● 做法:

清水洗净后将乌梅放入砂锅,取水1500毫升,浸泡2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约继续煮30分钟时,最后放入白糖,趁温热服用。

● 功效:

生津止渴,开胃消食,滋养肝脏,帮助脾胃消化。

● 注意:

不宜冷饮,女性经期、孕妇产前(产后)时期忌食。

推荐理由

中医讲:“酸甘养阴”。乌梅的“酸”能收敛肝胆之气,白糖能补中,补脾胃,也可以放入少许桂花,增强清香提神的功效。

夏季喝些酸梅汤,能很好补充因炎热出汗流失的津液,特别是因暑热伤津,总是口渴的人,来一碗温热的酸梅汤,能很好的生津止渴,提神解乏。

在选购乌梅时,一定要选肉质饱满而紧实的,要接近1元硬币的大小,这种乌梅味酸,味正,品质最佳,如果是能看到裸露乌梅核的,就不要买啦。

另外,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要温热,温热饮用哦!如果放在冰箱里太久,建议加热或放置到常温再饮用,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