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做好这个字就够了,养肝、护肾、保
发布时间: 2022-11-22

最近,有一群萌宝宝因为穿衣服上了热门!

啥情况?

看看这段小动图,数数这位小朋友到底穿了几件衣服?

1,2,3,4,5,6,7+外套,一共是8件!

穿上这花花绿绿的毛衣,一定是教室里最靓的囡囡没错了

其实,小编小时候在家,也是只要天冷,家长给穿的衣服就厚到胳膊碰不到腿,每次要上厕所都hin急,上完厕所也很急,裤子拉不上来……

不然怎么有句话说:有一种冷,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觉得你冷!

那么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南方的朋友不要笑,新一波冷空气马上就要到货了……),小编当然也就发挥特长,不说别的,就来跟大家说说冬季养生的这些事儿~

搬张小板凳,坐好仔细听~

冬日调养关键,在一“藏”字

中医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冬季养生之道,应以“藏”字为首要原则。

话从何说?

这是因为,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朔风凛冽,寒气刺骨,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处于冬眠状态,为来年春生、夏长养精蓄锐。

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的养生当然也要顺从自然界的规律,着眼于“藏”,即天人合一,才能护好身心,健康过完整个冬天,并为来年春季打下基础。

不论是民间俗称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还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说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都表明了冬天不“养藏”,对身体健康不利。

冬季养生,藏什么,怎么藏

那么,冬季养生到底藏什么,具体该怎样藏呢?说起来也并不困难,只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冬藏达人”就是你没错了——

藏身体,保温暖


冬季衣着过少、过薄或室温过低,容易消耗阳气,导致经络不畅,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发生疾病。中医认为,冬天应祛寒保暖,护藏阳气,尤其要护好以下4个关键部位:

1、脚部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关节炎、妇科宫寒病、高血压等病邪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寒冷天气千万不能让双脚受凉。

养生建议:可每天用热水泡脚20分钟,促进周身血液循。天气好时,也可踢毽子、走路,锻炼下肢、抬高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2、脖颈

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养生建议: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颈椎病、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3、背部

背为阳中之阳,如忽视背部保暖,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养生建议: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4、膝部

膝部是人体重要部位,若不注意膝部的保暖,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特别是在南方湿冷天气里,容易导致寒湿入络,引发关节炎和风湿痛。

养生建议: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尤其骑车出行更需要注意护膝保暖。

藏肝肾,护阳气

肾为先天之本,属水;肝属木,水生木,冬天养好肾,春天肝的生发功能就会得到滋养,才有生发之力。藏肝肾,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早卧晚起,顺应天时

《黄帝内经》记载,“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具体来说,冬季最好在十点前入睡,天大亮后再慢悠悠地起床。

2)适度运动,生发阳气

冬季气温低,但也不能一味“避寒”,适度运动,生发自身阳气,同样可以暖身抗寒,是“主动避寒”。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晨练不要太早,有太阳的天气,最好等到阳光出来再晨练,运动强度也不宜太大,微微发热即可,太极拳、养生气功、慢跑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3)饮食调养,补肾益身心

冬天我们可以怎么补肾、怎么闭藏呢?一款简单美味的茶疗——

粤式补肾茶

材料:桑寄生15克,莲子(去心)15克,大枣10克,鸡蛋2枚。

做法:鸡蛋水煮去壳;桑寄生以纱布包裹,大枣剪开,连同鸡蛋、莲子放入1500毫升水中,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煮20分钟,关火焖半小时即可。

点评:桑寄生性质平和,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育龄期男女要补肾,老人家筋骨酸痛,用它都是妥妥的。

加上莲子补肾固精,大枣养血安神,鸡蛋滋阴安神。肾气固、睡得足,舒舒服服过冬天!

藏情绪,调情志

冬季主藏,因此,人在冬天,情志上也要潜藏。

那到底如何藏呢?

第一要抑目静耳。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就是说,乱看乱听会使耳目过度使用,耗伤神气。目清耳静,就能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

第二要精神内守。要有意识地锻炼、控制、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使它能与外界因素保持平衡。内心安定,精神守持于内,外邪就没有侵入的契机,病痛自然不会找来。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