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为100万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养生指导
发布时间: 2022-11-21

 

群众将享受到更优质、更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了!近日,市卫生局出台《重庆市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方案》。按照《方案》,到今年年底,我市将为100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保健指导,为30万名以上0-36个月儿童提供2次中医调养服务。同时,将从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治未病”、特色中医“巴渝行”三个方面推进中医药服务百姓的行动。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
 
开展夜间门诊
 
要让群众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必须先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方案》,我市将强力推进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在去年启动的13个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基础上,今年将新增15个区县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国医馆”等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区。
 
有了硬件设施,中医医院还要推出更多便民惠民措施,方便患者就医。《方案》要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将开展双休日、节假日门诊及夜间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三级中医医院开展并完善预约诊疗服务。
 
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
 
纳入乡村医生管理
 
为推进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农村基层发挥更大作用,我市将出台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方案和具体的考试办法,将民间一些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通过临床考核、农民评议、中等中医学专业水平考试等程序纳入乡村医生管理。
 
老人、儿童
 
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治未病”已经逐步得到群众认可。根据《方案》,我市将启动“治未病”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治未病”科室建设。其中,渝中、江北、九龙坡、沙坪坝、北碚、垫江6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试点地区,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强推广应用,为基层百姓提供更方便、更规范、更有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大力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到2013年底,为100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中医体质辨识和给予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为30万名以上0-36个月儿童提供2次中医调养服务。
 
中医专家来到身边
 
我市还将启动特色中医“巴渝行”,让中医专家进社区、进乡镇、进家庭,来到我们身边。
 
据悉,各区县卫生局将至少组织1次义诊咨询活动,组织中医药人员深入社区、乡镇、敬老院或困难群众等特殊家庭,开展义诊和咨询活动,方便群众就诊,解决群众疾苦。
 
“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巡讲团”专家到区县,深入乡村和社区,至少开展20场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同时,各区县完成5场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