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跟随专家学养生
发布时间: 2022-11-21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民间习惯把这一天作为冬天的开始。中医专家认为,冬季是的最佳时节。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能够恰到好处地做到冬季养生进补?吃穿住行方面又该如何调整呢?让我们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来具体了解一下。

冬藏重藏阳、藏精和藏神

一年四季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种现象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应,所以从养生角度讲,冬天要养“藏”。杨力介绍,冬天要做到“三大藏”:藏阳、藏精和藏神。藏阳指冬天要,要避寒就温,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无谓地损耗阳气;藏精是指应节欲保精,避免房劳太过,同时避免精细操作太过,比如脑手并用的工作,如电脑操作、精密仪器操作等,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者冬天要注意营养全面;藏神也非常关键,因为冬天万物闭藏,人的神气也应内藏。具体应要做到“三少三多”:少躁动,少喧哗,少生气,多睡眠,多平静,多安心。

冬季养肾 肾阳肾阴都要养

冬天重点在养肾。养肾既要养肾阳,也要养肾阴。杨力介绍,天气寒冷,寒邪首先侵袭人的肾,最易伤阳,所以冬天养生首先要保护肾阳。冬季如果人们出现腰以下发凉,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等,都是肾阳不足的表现,平时要注意腰腿部的保暖,有时间多晒太阳,多吃温补的食物。避免过度锻炼,少出汗,少吃寒凉的食物。另外,冬天是阴阳都易失调的季节。有一部分人,因为失于调养而易生内热,内热又可伤阴,导致阴亏。所以,冬天也要养阴。肾阴虚的人们通常会表现为腰以下发热,尤其足底心发烫,五心烦热,梦多少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等情况,那么建议平时可吃枸杞炖肉、山药、何首乌片炖肉,或桑椹子、黑枣、黑芝麻、黑豆、黑米等进行调养。

冬季吃穿住行 要适时调整

冬季老年人应穿纯棉衣,户外活动戴棉帽;不宜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以免阳气耗损太大;平时坚持早卧晚起,中午开窗,让阳光进屋,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雪后天晴可出门踏雪,晒太阳。出行以下午两三点最好;上班多以步代车,可以走或跑几站地,这样上班锻炼两不误,增加免疫力;饮食方面多食保护心脑血管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杮等。多食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白萝卜等。多吃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而且多采取炖食、煮食。适当吃稍咸一点的食物,因为咸入肾,如海带、紫菜等有天然咸味的食品。多吃益肾食品,如腰果、山药、核桃等。多吃黑色食品,因黑色也入肾,如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需要注意的是,冬天要为下一年做储备,一般情况下,体重可酌增1.5千克左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