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所认为的几个‘好习惯’的养生误区
发布时间: 2022-11-2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如今的老年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问题。相信很多做子女的,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家里的老人对“养生”非常痴迷,动不动就买回来一大堆“补品”。
因为人到老年,身体走下坡路,会格外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弯路!那么,下面介绍一下,老人所认为的几个‘好习惯’的养生误区。
 
误区1:多吃补药能长寿、防癌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补药被老人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并大量食用。而事实上并没有什么说法说多吃补药可以长寿、抗癌,此外曾经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有专家说道:‘宣传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人的”。在临床上也证实了想要有效防癌是不需要用营养品的。
误区2: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有许多老人都认为蛋黄含有大量胆固醇,导致自身的血脂比较高时就不敢吃蛋黄或鸡蛋。据有关数据表示,在维持正常代谢的物质中就有胆固醇,约80%的胆固醇是内源性的,而另外的20%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另外,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之一,而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如果不吃鸡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黄,可能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误区3:钙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的观念可谓深入老年人的心里,挥之不去。有专家表示,补钙过多不仅不会强壮骨骼,可能还会危害健康。因此60岁以上老年人,如果有补钙的需求时,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即可,不宜过多。
误区4:吃蛋白粉能增强免疫力
老人认为蛋白粉能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而人体免疫系统是极为庞大的,不是单靠一样物质就能够维持营养均衡的,是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共同参与才能产生免疫物质。因此,单靠补充蛋白质是不能有效促进健康的。如果只依赖蛋白粉,很容易缺乏其他营养素,反而会降低免疫力。
 
误区5:晨练越早越好
许多老年人都喜欢晨练,认为越早进行晨练对健康越有好处,却不知过早锻炼会有害健康。因为睡眠不足时可能会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另外,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血液粘稠度会比较高,血压也比较高,如果进行过多的晨练也很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6:认为粗粮好,就多吃
总所周知,吃粗粮有益于身体,能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而老年人其自身消化系统的能力不足,如果吃粗粮过多,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从而损害到身体健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