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养生诀”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中国有名的寿星,除传说中800岁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云了。据称李青云生于公元1677年(清朝康熙十六年),卒于公元1933年,历经256年(一说273年)。民国二十年《万州日报》载《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青云》一文,一时轰动全国。李青云总结出长寿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本。长寿

慈 即仁慈慈爱

李青云认为: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境,足以抵御各种灾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身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俭 即节省或节制之意

李青云认为,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其意可谓精到。

和 即和悦之意

李青云认为:君臣和则国家昌兴,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古人认为,要使体内精气永远充沛,就得保持平和无欲心。李青云的“和”与古人的主张有着相同之处。

静 即清静冷静安泰之意

身不过劳,心不轻动。李青云认为,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李青云闲时就将两手置于膝上,昂首挺胸,闭目静坐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实际上,李青云的“坐功”,也是气功的一种。

李青云认为人的寿命是由元气所主宰的。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放于罩笼内,燃烧的时间相对就比较长;若是把蜡烛置于风雨中,燃烧的时间就短得多,甚至立即熄灭。

讲到自己的起居饮食,李青云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他还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按照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

李青云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常年用枸杞煮水当茶喝。枸杞有驻颜防老、延年益寿的功能,在我国古代医书上早有记载。其“返老还童”的作用表现为:可刺激性腺及内分泌腺,增加荷尔蒙分泌,强化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用,还可避免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血中积存毒素的现象,从而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