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胃寒
发布时间: 2016-06-09

太和养老网讯:胃寒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尤其是到了冬天,胃寒会更加严重,患有胃寒的朋友通常会觉得胃部有股寒凉感,且时有隐痛,尤其是进食冷食及在加班劳累后就疼得更厉害,有时用手揉揉腹部或用热水瓶捂一捂会缓解一些,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

中医认为“胃寒”是指脾胃虚弱,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胃寒”者会出现胃脘疼痛的症状,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一旦天气变冷,或是感寒食冷品,就会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则症状减轻。

现在正值冬季,不少人因为天气寒冷、干燥,出现了上腹胀、上腹痛等胃部不适的症状。冬季的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程,此时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是胃病容易发作的时段。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因此,在冬季,中医养生特别强调脾胃调护。据了解,金元时期有位名医叫李东垣,他通过研究发现,内伤最容易伤到的是脾胃,并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根据这一认识,他认为治疗内伤疾病,应该以调补脾胃为关键。

胃最不喜寒冷,所以冬季养胃很重要,尤其对那些患有慢性胃炎,以及属于阳虚体质或气虚体质的人更应在冬季温阳养胃。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常戴个护肚能让胃部更加暖和,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病情;冬季气温低,晚上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

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对此,专家建议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冬天打火锅,既暖和又美味,但火锅吃多了当时不易察觉,易造成暴饮暴食,胃病随之而来。因此,每餐吃的量均衡十分重要,不要过饱或饿着,七分饱刚刚好。此外,食物种类搭配均衡也很重要,蔬菜、水果、谷物和肉类要搭配均衡。

●胡椒猪肚汤

原料:胡椒20克,生姜3片,大枣6个,猪肚250克。

做法:切去猪肚脂肪,用食盐搓擦,用水洗净,去异味。红枣和生姜用水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用适量水,猛火煲开,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开,用中火煲3小时,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此汤水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具有健脾开胃、驱风散寒、温中止痛、强壮身体的作用。

●黄芪党参内金粥

原料:生黄芪15克,党参20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10克,陈皮5克,糯米80克。

做法:将生黄芪等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神曲陈皮粥

原料:神曲15克,陈皮1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神曲、陈皮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可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难消,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嗳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肢软乏力等。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