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维权的时候要心平气和
发布时间: 2016-05-25

太和养老网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的老年人知道了,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现在的法律意识不断的普及,不少老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会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当老年人面临着赡养、再婚、房产等问题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老年人在维权的时候要做到心平气和。
但在维权的过程中,激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可避免,不少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因此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病。
因此,老人维权需量力而行,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老人来说,在维权的时候,应尽量保持心态淡定,相信法律会给自己一个公平的判决。另外,在情绪激动时要告诫自己,相对于一些身外之事,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老人对维权有误解,认为维权过程中争吵、发怒、打官司不可避免,这也容易形成一种自我暗示,导致老人在维权过程中常不由自主地情绪激动。其实,维权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法律意识,而维权的手段有多种,比如老人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寻求街道、居委会、社区等部门的帮助。这就要求老人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比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如此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做到心中有底,心态平和。
有的老人会因为子女不常回家而感到孤独、郁闷,甚至有的老人把“常回家看看”定为家规,却收效甚微。从一方面来说,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是法定义务,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如何在法与情之间取得平衡,避免因此产生家庭纠纷,这就需要老人多几分理解,莫要过度“维权”。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