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点"喘息服务":让失能老人有机会喘口气
发布时间: 2016-04-30

太和养老网讯:昨日下午,广州市民政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十二五”末期以及广州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示范点工作重点。

广州将全面推广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三种新模式,即医养结合、引进社会化运作以及加大政府购买。同时,首次提出为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包括为失能半失能长者提供临托服务,为其家人提供专业照料指导,为老人及其家人提供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广州市民政局福利处负责人介绍,广州市于2005年启动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试点,2007年起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发展,“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圈”正逐步成型,全市共建有153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46个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部、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113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24个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示范中心、120个日间托老服务机构、32所老年大学,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体康乐、康复保健、心理慰藉、紧急援助等养老服务。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稳步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将面向全市推广三种新模式,分别为医养结合、引进社会化运作以及加大政府购买。她说:“我们不强求哪个社区用哪一种模式,我们希望社区依照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只要是有利于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发展的,我们鼓励创新。”她特别指出,随着广州市社区网格化工作的铺开和深入,网格式养老服务在越秀区等地已有成功经验,将更快地覆盖到全市各个社区。

失能老人享“喘息服务”

在昨日的通报会上,广州市民政局首次提出为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喘息服务”。该服务在京沪等地已开展试点。而在广州,将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资源,为失能半失能长者提供临托服务,为其家人提供专业照料指导,为老人及其家人提供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喘息服务’顾名思义,就是让患病、失能等老人及其家人,有机会喘口气。”这位负责人解释,在“421家庭”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喘息服务”变得尤其重要。她指出,全国各地都不时有长年患病长者遭家人遗弃的新闻见诸报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能半失能长者及其家庭在社区当中没有得到强而有效的支持。据粗略估算,目前广州市有25万~40万失能失智老人。

“家中老人生病了,有人给你专业医疗建议,有人教你专业护理知识,在你实在累得不行的时候,有临托、日托暂时照顾老人,或者有义工来帮你暂时看护。如果病情严重,你认为难以面对,我们的社工会给你心理的支持。”这位负责人如此描绘实现“喘息服务”之后,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获得的具体支持。

明年制定政府购买目录

广州市民政局福利处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广州市有意加大政府购买为老服务的力度,扩大受惠面。最快明年,广州市民政局将联合市财政局等单位,制定广州市购买为老服务目录,并且在现有的分散评估机制上,建立严格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这位负责人还特别指出,除严格的准入制度之外,还将对承接服务的运营主体进行全方位评估考核,建立退出机制,推动市场服务优胜劣汰进程。

数据

截至去年底,广州老年人口已达133.04万,占户籍人口的16%,比全国同期水平(14.9%)高出1.1个百分点。预计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三种新模式

1.社区医养结合

该模式主要是整合社区养老与基层医疗卫生在场地、人力、服务等方面的资源,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将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无缝对接,为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预约诊疗、转诊转介、预防保健、上门诊视、家庭病床、健康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个别位于中心城区但利用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医院将引导其转型为老年养护院、护理院,面向失能老人、医院转介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2.引进社会化运作

鼓励支持各区(县级市)、街镇引入市场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设施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提供。

今后,将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更多医疗卫生、护理康复、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等专业机构进入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将利用好毗邻港澳和CEPA政策的优势,引入港澳台养老服务先进经验、资金、服务机构等,拓展和丰富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

3.加大政府购买

目前,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的政府购买项目主要为民政兜底。这位负责人在通报会上明确,将适时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对象范围,逐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将社区医疗服务、邻里互助养老等逐步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今后,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将引入市场机制,拓展自费服务,让有支付能力的老人享受个性化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此外,还将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市、区两级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支持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