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不可取怄气更要命
发布时间: 2016-04-19

太和养老网讯:21世纪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更加突出,近年来发现人体存在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它是躯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络桥梁。情绪致病,情绪又能治病,有了物质基础.十分乐观的癌症患者居然长期愉快地活着,并非是无稽之谈。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的论断将被人们更广泛地接受。进一步区别一下“情绪”与“心境”的概念,可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心理养生。情绪是短时间的心理状态,而心境是一段较长时间的稳定的情绪。例如一个月内,有时情绪好,有时情绪坏,若好情绪占优势,这个月您就有个好心境;若坏情绪占优势,便有个坏心境。

心理学家把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正常,意志健康,行为协调,人际适应与反应适度等指标,但这只是心理健康的底线,心理健康的程度还有高低之分。

你生过气吗早假若说,一个人从来都未生过气,那几近于天方夜谭了。所谓,人生在世,不如意者有八九,不满情绪的蓄积,使您心境变坏,总有一天会暴发,生气是一种情绪的释放;气过了,心绪趋于平静了,这也是件好事。怕的是不该生气时也生气,发一通“无名火”,生气后,不是觉得舒畅,反而更觉不愉快,这样的生气十分伤身体“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即指此而言。

WHO明确提出口号:为了健康,请勿激动.。激动会积累着气,您要学会随时解气,不使其积累才好。清朝光绪年间,户部尚书阎敬铭被太监李莲英诬陷,气得卧床不起,心身受害不浅,乃领悟到生气的危害,做了一首不气歌来规劝世人。

许多有识的老人读后认为,此歌对生气的危害确有明确的功效,值得熟记,生气时默颂可收。解气”之效,希望有更多的人记颂: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把病治,仅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病太可惧,诚恐因病把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阎敬铭从此学会了不生气,并获得了长寿。不生气才能有效地保持心境良好,是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的表现。

比生气危害更重的是怄气,以女性为多。女性爱怄气在于她们的敏感。人际交往时,对方的一抹眼神不对,一个动作的冒犯,~句话欠了分寸,都会使她们心有所疑而怄起气来。如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爱怄气的女子就有怄不完的气。为丈夫邋遢而怄气,或为有白面书生的愚腐丈夫而生气,若丈夫是烟酒专业户,甚至是个吃喝嫖赌的花心负心郎,那还了得,家里的煤气罐就可以自己灌气了。有的人对子女也会怄气不断:孩子小,忙不过来,怄气;保姆不称心,怄气;孩子大了上不了重点中学、工作不如意、娶个不称心的儿媳怄气;为子女带孩子……一辈子怄不完的气。所以,但见女性相逢,都照例“痛说家史”,彼此倾倒的都是怄气的苦水。

未婚的姑娘也有气可怄,如个子没有人家高,担心“半个残废。嫌自己脸上的“部件”欠完美;薪金没别人多;找不到称心的男朋友;献殷勤的人太多,或遭冷淡都是怄气之源。

怄气不同于生气,其特点是在心里积久不散,不良心理始终笼罩着。心中一大块,左右推不开”,一事当前怄了气,可造成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吃不香,睡不安。男人大多不怄气而是生气,生气也有损健康,但它仍有“情绪释放”良性的一面。而伛气却是一种情绪自伤,“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倘若你遇事即怄气,憋在心中不问人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么能“快乐每一天来享受人间乐趣呢。。英国名医亨特说“我的生命操纵在能惹我生气的人手中”,结果他果然在盛怒中暴死。怄气的危害甚于生气,但生命多掌握在自己手中。

女性要善于将情绪自伤转换为情绪释放(向男性学习)。既然不怄气不可能,就要掌握怄气后的自解自救,遇事达观一些。幽默一些,大度一些,保持你的心境平和。

更重的是要真正认识生闷气的长期危害。生闷气有十大危害:

①损害呼吸系统:可引起气促、胸闷、肺膨胀、气逆、咳嗽等。

②损害肝脏:。气伤肝”,易造成肝不舒,肝气不顺,肝胆不和,久之,易引发癌症。

③损害消化系统:气满胸,不饥不渴,气滞于胃,使消化系统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④损害心脏:久滞之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入侵心脏,引起心跳加快,负荷加重,久之生变。

⑤损害神经系统:气扰神经,可引起失眠导致的头昏、头痛和查不出原因的不固定的疼痛。

⑥损害肾脏:逆气冲击肾脏,导致肾衰,腰膝无力,性功能衰退或完全丧失性功能。

⑦损害泌尿系统:可引起尿急尿频。

⑧损害内分泌系统:尤其易引起甲状腺亢进。

⑨损害皮肤:可引起气串、肿胀和神经性皮炎,色素沉着,造成黄褐斑,使面容憔悴。

⑩损害免疫系统:诱发癌症,削弱人体对各种入侵的病毒、病菌的抵抗力。

心境,这个精神世界的笼罩物对健康长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情绪更影响健康。一生中使你得益最多的是心境;一生中使您倍受痛苦的也是心境。好心境使人生气勃勃,激起勤奋;坏心境使人感到泰山压顶,愁云惨雾,引发情性。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情绪、有心境。忧者见事而忧,喜者见事而喜,决定于心境的好坏。可见,维持心境的稳定是养生保健的基本功,而处理好生气与怄气又是关键所在。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