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早晨是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时间段
发布时间: 2016-04-19

太和养老网讯:有报道指出,早晨6点刭9点,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租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这些疾病都易导致老年人死亡。有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自动调节身体机能的机制,在这种机制的控制下,人体机能在每天24小时的不同时间里不断地改变。在早晨4点左右;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体内各种器官的活动减低至只能维持生命的基本水平,如心跳与呼吸速率减慢,各种酶活性减低,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等。此时生命处于最脆弱时期。

老年人的心脑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动脉管腔变狭窄,内膜变得粗糙不平滑,动脉管壁变得硬而脆,弹力减低易破裂。另外,老年人的血液粘绸度增加,易凝固,尤其在睡眠期闯,随着心跳减慢,粘绸易凝的血液在管腔狭窄及内膜粗糙的动脉内流速减慢,因而容易产生凝固,造成脑或心脏动脉的血栓形成。因而病人往往在醒来后发现已发病,甚至早晨死亡。

睡眠时,人体内的各种生命器官都处于一种“半休眠"状态。黎明前,受生物钟的影响,人由睡眠状态慢慢苏醒,体内的各种器官功能也开始活跃起来,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而已经狭窄脆弱的动脉在血流加速及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很容易破裂而出血。心脑血管发生破裂,则后果可想而知了。这种由睡眠到苏醒导致的越曹破裂,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人情绪激动时,易发生脑卒中的机理。

据《新英格兰杂志))报道,医生对15名健康人进行了一观察,在一昼夜24小时中,每隔3小时墩血试验,测定血小板的凝固性。结果发现,早晨6点到9点期间,血小板的凝固性显著增高。早晨血小板凝固性增加,与此时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和脑卒中有关。

鉴于上述因素,老年人应注意:1.患高血压病,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应及时治疗。将血压降到并保持在合理水平,防止由睡眠到苏醒时血压随之升高而发生脑卒中。注意合理用药及调节饮食,防止动脉硬化进展。如果疑有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抗凝药。2.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睡前不宜服用减慢心率导致深睡眠的安眠药物。3.老年人睡眠应自然缓慢苏醒,醒后不宜急速起坐穿衣。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