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惰性大
发布时间: 2016-04-18

太和养老网讯:人到中年,本是一个出成果,干一番事业的大好时光。不过,由于人生已过大半,往后看,要不成果一大堆,沾沾自喜;要不一事无成,心灰意冷。再向前看,人生之路已经不太长了,所以无论是有成者,抑或无成者,都真想休息一下。所以,中年人容易产生松劲的心理,“惰性”会油然而生。

当然,这两类中年人的心态,还不是静止的,只要对工作、事业、生活采取积极态度,还是大有可为的。不妨在此举一个例子。国外有个人,年纪已五十有三了,并负有一身的债。在过去的岁月里,什么事都做不成,而且成了监狱的常客。想到自己年纪已一大把,事业一无所成,很不服气,不甘心就这样了却一牛,怎样都要做点事出来给人看看。于是,他就写起小说来。说也奇怪,他还真的写成功了,而且因此一举成为世界名作家。这个作家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1547—1616);这本小说,就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的《堂吉诃德》。

所以,人到中年关键是你努不努力。如果此时消极心态常常伴随你,你就要想办法赶快摆脱它,否则就会形成惰性心理。惰性会使人甘于平庸,不思上进,寻求安逸。惰性成了一个人心灵的腐蚀剂,有的人甚至发展到自暴自弃的地步。

形成惰性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成功,想靠吃老本过日子,以求安享晚年。这是一种在拼搏和重压之下欲释重负,以图轻松的心态在作怪。二是生活比较有规律的中年人,一切都有、一切不愁,心理偏于物质上的享受,因而希望求安逸求稳。三是不少中年人上要养老、下要养小,在外挑大梁,成为肩挑双担的人。沉重的负担,早已磨去了他的锐气,锉平了他的棱角;每日的小事又使他陷入事务堆里,周围的一切使他意志消沉、眼界短浅、情趣单调,这样旷日持久下去就产生“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心态。

中年惰性的发生、发展终至心理上的失衡,会随着年事的增高而增加。如果你能够看到其危险性,自然就能自拔于这种泥淖,那时你就能够振奋精神,达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境界。这无论从自身,或从社会来讲,都是有好处的。要知道,消极的人生会给人以不良影响。它可能使你养成抑郁的心理,慵懒的身体,到头来机体的代谢减慢,免疫系统的效能下降,以致你未老先衰,失去了健康的体格,带来了折寿的后果。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