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人记忆减退的一些小常识
发布时间: 2016-04-13

太和养老网讯:常常听到有些老年人说自己的记忆力不行了,已经严重衰退了,是否真是如此呢?有关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老年人记忆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并不快,假定18—35岁人记忆的平均成绩为100%(最高),那么,35—60岁人记忆的平均成绩为95%,60—85岁的人约为80%一85%,可见,即使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身体健康?记忆虽有衰退,但并不严重,而且记忆各方面的减退表现各不相同。

首先,老年人意义识记尚好,机械识记有所减退。也就是洸,老年人对新事物能较快理解、接受和记住,但死记硬背的能力减退较快。

第二,老年人的记忆广度(范围)有所下降。有人用数字记忆广度测验65岁以上的老人,结果发现,他们平均能记住6—6.25个数字,而在76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要再差些,而大部分年轻人则可记到8—9个数。

第三,老年人对远事的记忆比近事的记忆好,现实中发现,老年人对较为远期的事,回忆起来较清晰而富有情感,他们常常会说,“我小时候怎么样……”,而对新近的事、人物等,往往会张冠李戴,甚至挂一漏万,差错百出。

老年人的记忆减退除了年龄因素外,还由于脑组织和脑部神经退行性变化,影响老年人的记忆力,在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自然难以保持良好的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老人看到自己经常忘事,就认为记忆力全部衰退了,失去了记忆自信心,抱怨:我老了,记忆坏透了,老糊涂了,时常丢三落四……等。这些报怨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种消极的心理自残暗示,会加速记忆的衰退。

以上所述,由于身体机能,特别是大脑机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给老年人的记忆力带来影响,但只要积极锻炼,自觉消除心理暗示,老年人一样可以才思敏捷,过目难忘。常忘事,就认为记忆力全部衰退了,失去了记忆自信心,抱怨:我老了,记忆坏透了,老糊涂了,时常丢三落四……等。这些报怨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种消极的心理自残暗示,会加速记忆的衰退。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