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酒能增寿,也能减寿
发布时间: 2016-04-12

太和养老网讯:“牛奶是儿童的酒,酒是老人的奶。”谚语所说是有科学道理的。老人有节制地饮酒,可以当作一种补剂,它能打开胃口,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这毫无疑问是有益处的。但是,有的老人往往越喝越多,毫无节制,不自觉地变为酒徒醉鬼,使自己走上了长寿的反面。酒,是一般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之类发酵制成的饮料。如: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等。

酒源起于何时?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距今三干余年了。从《诗经》的记载算起也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其中多处抒写酒。如《国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又如《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再如叫、雅·伐木》:“伐木许许,酾酒有写”“伐木于阪,酾酒有衍”“有酒渭我,无酒沽我”“迨我暇矣,饮此渭矣。”还有《小雅》中的《大东》“不可以挹酒浆”;《北山》“或湛乐饮酒”等等。后来,大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写了“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诗句。再后,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见《短歌行》)当时已经有了“名牌”杜康。到了唐朝,写酒的诗多的不得了,李白一个人就写了170首“酒诗”:《将进酒》《拟古》《月下独酌》……很少有人知道杜甫也是海量,他也写了不少“酒诗”,如《壮游》《曲江》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咏了八位酒仙:贺知章、李琐、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前有古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友人饮酒聚会所写;后继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寄托了对弟弟的怀念。

饮酒在我国五十多个兄弟民族中,可以说是“爱好共老年养生保健指南此,风俗千秋”,每个民族的酒史都是很长的。全世界各个国家亦是如此。在公元前4世纪的诸神雕像中,已有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倪索斯;早在公元前560年,盛行在农村祭祀酒神的祭典被搬到雅典城中。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酿酒国之一,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特殊的贡献。可是,酒,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酿造的?唐代李肇撰的《国史补》中,有人们利用猩猩嗜酒的特性捕捉猩猩的记载。用酒醉来捉猿猴,不仅在中国,在泰国、在非洲也有人用酒来诱捕力大无穷的大猩猩。猿猴聪明、敏捷,它们住在山林里,攀援、飞跃,很难活捉。但不知何时?人们发现猿猴有嗜酒的习性。在它们出没的场所,摆几缸又香又甜的美酒。猿猴闻香而来,慢慢地从试试到开怀畅饮,最后是酩酊大醉,瘫倒如泥,后来就被人们乖乖地捉住啦!

《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有一段记载;

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

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亡注)。饮之

香美异常,名日猿酒。

[注)石(dOn):容量单位。一石十斗。

《紫桃轩杂缀·篷栊夜话》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

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这里说猴子造酒,恐有些神乎。如果说在山中石洼落有树上坠入的果类,加上雨露浸、日光晒,久之而自然酿成酒,则确乎可信。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苹果、香蕉、梨、菠萝等在霉烂时,特别是桃子的烂味,飘香四溢出一股酒味。自然酿酒比猿猴采果酿酒更令人可信。

我们不是研究酒文化,而是要研究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老年人延年的作用。有趣的是酒既可安神镇静,又可使精神兴奋。当你还没有完全失去知觉或因贫血而晕倒时,喝上一小杯含乙醇较高的酒如白兰地,很快就可恢复常态。是由于浓酒直接刺激食道和胃壁,反射地刺激大脑,从而使血液恢复正常,起到恢复意识的作用。但是,饮酒过量了,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使人丧失了由教育和经验赋予的谦虚与自制,这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理解力和表达力受到影响或消失,甚至视力也出现障碍,这正是“发酒疯”、耽误事、犯错误、出车祸的时候。

适量饮用含乙醇lo%左右的低度酒,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但如果乙醇浓度超过20%,则会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蛋白酶活性。若40%以上的高浓度酒则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喜欢饮烈性酒的人,多患慢性胃炎。

适量的酒可以扩张皮肤血管,使人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但有人靠饮酒御寒是很不妥的。因为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本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热量大量散失,更容易冻伤,甚至冻死。

每天饮适量的酒,对心脏并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你如果长期过度饮酒,即使含乙醇量很低的啤酒,也会使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出现了医学上称之为“啤酒心”的病变。

酒可以使人体温增高,引起发汗。在欧洲常让患感冒的人喝点温热了的葡萄酒。

用含乙醇量较高的酒摩擦扭伤部位,或因寒湿引起疼痛的关节。将酒点燃后蘸着摩擦效果更好。中暑者、高烧病人,也可用高浓度酒擦身,酒蒸发时可吸收较多的热量。

乙醇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难溶和不溶于水的物质,浸泡中草药,泡制药酒和补酒等。

含乙醇70%的水溶液,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就是医疗中用的杀菌消毒酒精。

酒精与酒二者是什么关系?我们常饮用的用谷物、果品等酿的酒,都程度不同的带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和辣味,这是酒精的气和味。是否在所有的酒中都含有“酒精”呢?

是的。酒精,学名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很容易燃烧。着火点为摄氏18度(18 7C)。酒精的制造方法是:将含有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也可用化学合成法制得。它能按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如果1升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中,酒精占700毫升,也就是占全部的70%,就是我们在医疗上用来消毒的酒精。含99.5%的叫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含酒精为95.5%;酒精用途广,·这是大家共知的。

·可能有人提出:既然我们喝的酒里都有酒精,还不如直接喝“普通酒精”和“无水酒精”不是更香、更浓、更过瘾吗?!否!绝不可以。酒精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甚至导致延脑麻痹,对消化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使消化停止。特别是“工业酒精”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少量饮用即可致人于死地。

我们国家是用“酒度”来表示酒中纯酒精含量的。1毫(即1%),叫1度。啤酒是含酒精成分最低的一类酒。它的含量计算法与其他酒不同,不按容量百分率计,而按重量百分率计,一般在2—7.5%之间,即每升酒液中含纯酒精20—75克。啤酒瓶的标签上常常注上“7“’或“11“’等字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7度啤酒或11度啤酒。这里的“度”不是纯酒精含量,而是酒液中含的原麦汁浓度重量百分率。

我国历史上的文人,似乎都与酒结良缘。名声最大的,要算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了。郭沫若说:“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他自称“酒中仙”。他的死,郭沫若考证是患“急性脓胸症”。

戒酒,是对贪杯者而言的。历史上有贪杯的帝王,但也有箴谏的贤臣。如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上卿管仲,是反贪杯的。他说:“湛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同时期的齐国正卿晏婴和赵襄子的手下优莫都是反对贪杯误事的。汉武帝的太中大夫东方朔,破除汉武帝迷信“仙酒”长生不死。元太宗嗜酒,大臣耶律楚材挺身劝谏等等。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