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起居勤开窗老人身体健康好
发布时间: 2016-04-03

太和养老网讯:现在正值秋季,秋冬季节的气温会偏低,这样的气候会让老年人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暖的问题,所以一些老人常常会把窗户关掉,防止寒气入侵,可是这样一来,室内的空气就不能流通,导致各种细菌的滋生。而身体免疫力低的老年人对于病菌的抵抗能力会很弱,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秋冬季节里,我们建议老年人不妨常常开窗让空气多流通。

冬季来临,老年朋友的户外活动减少,在家里也因怕冷担心感冒不敢开窗。殊不知,室内空气如果不流通,极易导致细菌滋生。老年人对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大多又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冬季更应常开窗。

多数北方人家里都装有暖气,这让你保持温暖的同时也有不少弊端。首先,室温过高,空气流通不好,空气中氧气不足,长时间呆在这种环境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会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发紧、出汗、血黏度增高、尿量减少等不适。其次,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病毒、细菌繁殖加快,且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复发。

冬季开窗,学问很多。第一,每天最好开窗通风3次。每次通风15~20分钟,分别在早、中、晚。据测算,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80平方米的房间开窗约20分钟,就可使致病微生物减少60%左右。开窗时段以9时~11时、14时~16时为佳。若住处临街,则应争取在车少的时间开窗。第二,室内温度控制在16℃~22℃。低于16℃易引发感冒。老人最好在开窗前披一件外套,或暂时到其他房间休息。第三,两种情况不宜开窗。一是雾霾天,雾霾中的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黏附在呼吸道和肺叶上,易引起炎症;二是家有重病患者。

专家指出,秋冬季节,我们室内湿度在30%到60%时,老人会感觉到最舒适。有暖气的房间一定要有加湿器等设备,或者我们可以在暖气上放盆水。要经常用湿抹布打扫有暖气房间的卫生死角,特别是每个暖气片的缝隙以及柜子的后面和下面等等。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