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老人需要更加注意秋冬防寒
发布时间: 2016-04-02

太和养老网讯:秋冬季节的气候寒冷,而且在秋季,气温变化会很大,这样的天气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对身体健康的考验,在这个时期,如果做不好日常保健的工作,就极易患上各类疾病,给自己带来痛苦,而针对老年人群体,我们提醒下面的这五类老人,一定要更加注意自己在秋冬季节的保暖工作.

心脏不好的老人。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月份的心脏病发病率是7月份的两倍,寒冷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心脏不好的老人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窝,先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夜间起夜一定要披衣服;适当减少晨练时间,可改为室内有氧运动;出门前一定要穿着保暖,可在房门口“预冷”一会,以免到户外后温度差异过大,并且不宜长时间逆风行走。

胃不好的老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会使原有的胃病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三九以后要注意胃部的保暖,最好穿件马甲或肚兜,以保护胃脘部。平时要注意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菜,胃寒者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胡辣汤等。

脑血管疾病者。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所以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者脑血栓形成。因此脑血管病患者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严寒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出门一定要戴好围巾、帽子。

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者。寒冷空气会对患者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痉挛,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对于这类人群,防寒保暖重点部位在背部,因为肩背部的风门穴是“风”出入胸腔的“门户”,应穿棉马甲“挡风”,平时也要适当按摩。此外,呼吸疾病患者还应同时进行耐寒锻炼,包括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无风有阳光的天气到室外活动10~30分钟,每天早晨练习冷水洗脸。

关节炎患者。在生活中,很多的老人一旦身体受寒,就会觉得腿部不适,通常有酸麻胀疼的感觉,甚至会出现行动困难的问题,这通常是关节疾病在捣乱,所以,在秋冬季节里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关节好好保暖,建议大家在气温低的天气下坚持每晚睡前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而使我们的活动自如。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