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晚秋宜收敛内养
发布时间: 2016-02-13
从中秋到晚秋,人们应该如何度过?饮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关照和防范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寒露过,防止寒邪伤人 中秋之后(10月8日)便是寒露。寒露过后,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这时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和加重。为此,养生重点除了需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冷水浴等耐寒锻炼,注意增加衣服,但不宜一次增加太多,以有利于肌体提高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病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

  配合“秋收”,收神敛气 从秋天的气候特点来看,是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秋后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此时仍需培养乐观的情绪,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或以哲人眼光判断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秋凉,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

  多养阴,宜食补防滥补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中秋后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也不要进行虚实不分的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就不宜用补药。药养重点放在滋补津液方面,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胖大海等益气滋阴、润肺化痰的中药来保养。若容易发燥病,则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来预防。

  慎食瓜果,防止肠胃疾病 中秋以后,如果继续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西瓜、哈密瓜等,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中医认为,中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会导致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会随之发生。

  秋后健身,要防止运动过度 中秋后健身,还要防止运动过度,秋天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