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夏季养生的“五防”“五重”
发布时间: 2016-02-13

夏季在一年中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老年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并活跃于机体表面。这时会出汗较多,宜调节体温,适应暑热气候。夏季不仅温度高,湿度也较大,是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五防”、“五重”。

疾病高发有“五防”

1、防热感冒:天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的胃口不如往日,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而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防热感冒的发生要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防细菌性痢疾: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所以在夏天,除了消灭蚊蝇外,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未食用的部分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3、防热中风: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因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因此,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兆,这些症状明显时,最好要去医院检查。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