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三伏天要注意防暑 走出防暑误区
发布时间: 2016-02-13

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眼下已经到了所谓的"三伏天"了,随着气温节节攀高,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下会感觉烦躁闷热,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尤其对于老人们来讲,暑热暑湿就成了防范的重点。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老年人在三伏天抗暑误区吧。

误区一:躲开阳光未必躲过中暑

步入三伏天,中暑也进入了高发期。一般在人们的印象中,烈日下劳动的人容易中暑,殊不知其实在高温且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人体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袭;而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湿感冒。另外,过于喜欢冰冷食物会引起的肠胃不适,长期吹电风扇、洗冷水澡来降温,都易引发暑湿感冒和各种毛病。这些都是暑湿引起的健康问题,也是不同程度中暑的表现。

误区二:避免食物中毒少吃温热食物

我们通常把三伏天称为“桑拿天”炎炎夏日,不仅让人心烦气躁,就连食欲都大大减退,吃不下又睡不好,烦躁、疲乏无力,甚至头晕、胸闷,因此这个时候对饮食要格外的关注。饮食要清淡,注意夏季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同时,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要注意食物保质、保鲜。另外要注意少吃比如羊肉、狗肉、鲅鱼、带鱼等热性食物。平时体质虚弱,经常自觉四肢发凉的人更不适宜过多吃冷饮和冷冻的绿豆汤。

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暑,但是不能长久的呆在空调室里,不然的话会患有一些关节炎和风湿病的。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