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偏瘫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 2022-11-20

小儿急性偏瘫应该做哪些检查?

根据年龄,临床表现,病史,体检,选择损伤小而获益多的方法。

1.脑脊液检查 在特发性小儿急性偏瘫一般不做腰穿,因脑脊液没有特异改变,除非确认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才检查脑脊液。

2.血液学检查 全血计数,血气,血沉,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血红蛋白电泳,疑有高凝状态时,检查蛋白C,S,抗凝血酶Ⅲ有无缺乏。

3.代谢病检查 可根据各例特点检查血电解质,血或尿中氨基酸,乳酸,尿糖,有机酸,血脂,尿素,肝功能等。

4.其他 疑有自身免疫病时,测狼疮抗体,抗磷脂抗体等。

其他检查

1.神经电生理检查 伴有惊厥时脑电图可见痫样放电。

2.神经影像学检查 可显示血管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应明确区分梗死和出血,颅脑CT可见缺血区呈低密度灶,出血区为高密度影,CT检查在早期有脑梗死和脑水肿时,可见偏瘫对侧大脑半球的病变部位有不均匀的低密度区,严重者可见中线移位,约1周后,低密度区变为均匀,边缘较前清楚,符合某一动脉的分布区,多发性梗死常提示有栓塞,或有较广泛的血管炎,偏瘫持续长期以后,CT可见对侧大脑半球萎缩,CT也可看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钙化灶,CT的缺点是不能在起病后关键的几小时内显示病变,而是在12~24h后开始显示缺血灶,5~7天最清楚,MRI的分辨力高,早在梗死后6~12h即可见缺血改变(T2相为信号增强,T1相信号减低),亦可显示基底节,脑干,后颅凹病变,新型MRI,如灌注成像,可显示小血管病变及脑局部血流动态变化;弥散加权成像可在起病数分钟内即可显示脑缺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显示血流,可清楚辨认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可显示脑动脉瘤和畸形,但对小血管或血管炎显示不充分,磁共振波谱(MRS)可测特异生化值以评估局灶性脑缺血部位的代谢异常,系列检查可测知梗死进展情况,神经元脱失和髓鞘崩解情况,常规脑血管造影仍是小儿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手段,特别有助于发现能够治疗的脑血管异常,如血管炎(管腔粗细不匀,串珠样狭窄),夹层动脉瘤(双血管腔),侧支循环形成(烟雾病等),SPECT和PET检查可发现血流灌注和代谢改变,有助于诊断和随访,脑超声检查适用于婴儿,特别是测查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不满意,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测颅底动脉情况,系列检查可测知动脉血流变化。

3.心脏检查 疑有心源性栓子或血栓者,可查心超声,多普勒,心电图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