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半乳糖血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20

小儿半乳糖血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典型者在围生期即发病,常在喂给乳类后数天即出现呕吐,拒食,体重不增和嗜睡等症状,继而呈现黄疸和肝脏肿大,若不能及时诊断而继续喂给乳类,将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在2~5周内发生腹水,肝功能衰竭,出血等终末期症状,如用裂隙灯检查,在发病早期即可发现晶体白内障形成,约30%~50%患儿在病程第1周左右并发大肠埃希杆菌败血症,使病情更加严重,未经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患儿大多在新生儿期内夭折,少数患儿症状可较轻微,仅在进食乳类后出现轻度的消化道症状,但如继续使用乳类食物则在幼婴儿期逐渐呈现生长迟缓,智能发育落后,肝硬化和白内障等征象。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酶活性测定确诊,尿中葡萄糖水平正常而班氏试验阳性者应疑为半乳糖血症,结合红细胞内半乳糖代谢酶缺乏通常可确诊,如果产前怀疑胎儿可能有半乳糖血症,可通过羊膜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或出生时取脐带血检查红细胞内的酶活性,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羊膜穿刺术并不能了解胎儿的大脑发育是否已经受到损害,出生后2个月内的新生儿,进行半乳糖血症诊断时应排除新生儿暂时性半乳糖血症(transient neonatal galactosemia)可能,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所致,其特点是血中半乳糖轻度升高,血α-胎儿蛋白(AFP)升高,数月后可自动恢复正常,患儿尿中无半乳糖醇和半乳糖酸,可与半乳糖血症相鉴别。

如果孕妇血半乳糖浓度升高,无论是否存在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乏,均可对胎儿造成损害,包括永久性智力障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