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发布时间: 2022-11-20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多见于小儿,这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个鉴别点,且室性心动过速常有基础病存在,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由于小儿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更易发生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健康儿童心脏的窦房结按一定的频率,规律发放冲动,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无需治疗,都与呼吸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有关,此种心跳快慢的变化是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改变,屏息时心律不齐消失,少数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频繁出现的早搏可有自觉症状,较大的儿童可主诉心悸,自觉心跳有“漏搏”或有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小的孩子可表现有乏力,苍白及气促等, (1)如果能找出P波则有助于鉴别:P波与QRS波无关,呈干扰性房室分离,P波频率慢于心室率,则符合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如P波与QRS波有固定关系,则符合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律轻度不齐:心室率<200次/min,心室率>200次/min,节律齐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3)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有与之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间歇期其QRS波也呈相同的束支阻滞图形。

(4)如果有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出现,则可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者不可能出现。

(5)采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者可突然中止发作,而室性心动过速无效。

(6)室性心动过速时第1心音可强弱不均:而室上性心动过速者第1心音强弱相等。

(7)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多系器质性心脏病:常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故症状较轻。

2,预激综合征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或wpw(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常合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并发房扑或房颤者,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左右,除心悸等不适外尚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心室率极快如300次/min时,听诊心音可仅为心电图上心室率的一半,提示半数心室激动不能产生有效的机械收缩,预激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常不增宽,但发作中止后除隐匿性预激外均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预激并发房颤或房扑时,qrs波群常增宽,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1)室性心动过速时节律规则:少数不规则者其互差仅20ms,而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时的节律除呈极速时外,均呈绝对不齐,无规则。

(2)室性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呈单形性:在同一导联上是相同的(除伴有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时),而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时的QRS波类似多形性特点。

(3)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可见形态与之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缩:而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间歇期应见到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可见δ波。

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心电图上两者均为单形性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均有类似特点,导致鉴别困难,但两者的病因截然不同,前者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预后凶险;后者为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正常人,预后良好,这是鉴别两者的最关键之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