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 2022-11-20

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母-婴垂直感染 新生儿AIDS的发病和孕母有密切关系,因婴儿AIDS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而获得。

2.母-婴水平感染 新生儿生后可通过感染AIDS病原体的母亲的乳汁而受染。

3.医源性感染

(1)输血与血制品感染:Ammann等(1983)报告1例生后几天内反复接受输血与血制品的新生儿于生后6个月时出现AIDS症状,并无CMV,HDV及EBV感染的证据,经对供血员调查后发现,其中1名在供血后7个月发生AIDS,推测供血员系病原体携带者,且表明血制品的输入或输血可传播AIDS。

(2)注射器及针头感染:新生儿,婴儿还可因多次静脉注射,经注射器及针头等方式受染。

(二)发病机制

已知CD4是HIV外膜糖蛋白的受体,HIV病毒通过表面的糖蛋白gpl20在同是糖蛋白的gp41的参与下与宿主细胞受体CD4结合入侵靶细胞,故表面表达CD4抗原的细胞均是HIV的靶细胞,Th细胞高表达CD4分子,因此Th细胞是HIV的主要靶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较高表达CD4分子,所以这些细胞也对HIV易感,淋巴结内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细胞是AIDS潜伏期HIV繁殖的主要场所,是HIV的储藏库,也是感染CD4 T细胞的源泉,树突细胞的大量死亡,造成外周淋巴细胞的毁坏,HIV侵入CD4细胞后,在细胞质中经病毒的反转录酶作用将病毒RNA转为DNA,病毒DNA与病毒整合酶进入细胞核,在后者的作用下,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内,整合的病毒可潜伏数月甚至数年不复发,这就是AIDS潜伏期长的原因,HIV如何杀伤CD4细胞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由于Th细胞被大量破坏,从而丧失调控其他淋巴细胞(如B细胞分化)亚群的能力,机体的免疫网络遭到破坏,免疫调节失去平衡,导致免疫缺陷,HIV病毒攻击大量CD4细胞,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丧失,引起各种机会感染致死,另由于B细胞调节失控,多克隆B细胞被活化大量表达免疫球蛋白,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对新的抗原反应性降低而发生感染,如小儿易患严重化脓性感染,某些单核巨噬细胞(表达CD4抗原)也可被HIV侵袭,使其趋化能力降低,使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增加,致机体发热,消耗增加,消瘦等,由于HIV对靶细胞(主要是CD4细胞)的不断破坏,致使CD4 T细胞消耗殆尽和外周免疫器官毁损,免疫严重缺陷,最终招致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而致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