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出现与单纯性浅静脉曲张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是远较大隐静脉曲张明显和严重。

1.浅静脉曲张 这是最早出现的病理改变,多发生沿大隐静脉和(或)小隐静脉解剖分布位置的浅静脉扩张,伸长,而行程蜿蜒迂曲,部分可出现球状扩张,曲张静脉可因血流缓慢而合并感染,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2.肿胀,胀痛 这是深静脉功能不全,静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下肢出现明显的乏力,酸胀,不适或胀痛,有时可有小腿肌肉抽搐,小腿均匀性肿胀,胫前可有指压性水肿,症状在午后,行走时加重,晨起,休息,抬高患肢可缓解,夏天高温季节症状发作更为频繁。

3.皮肤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如果合并踝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则可加速这些变化的出现,高度扩张的浅静脉易因轻度外伤或自行穿破而并发出血,且难以自行停止。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诊断时必须根据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加以考虑。

下肢静脉病变分为血液倒流和回流障碍2大类,前者以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最为常见,其次为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症,以及全肢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再通型;后者以各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为主,其次是一些先天性深静脉病变,如深静脉缺如,KTS以及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这些病变的病因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病理生理改变都表现为程度不同的静脉淤血和高压,因此,虽然它们临床表现的严重性有差别,但症状和体征基本相似,检查的目的首先要区分出属倒流还是回流障碍性病变,然后再进一步找出病因,确定诊断,以便为选用合适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