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化道重复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9

新生儿消化道重复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预防   

做好遗传学咨询,做好孕期保健,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为降低和扭转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孕期保健: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辐射、农药、噪音、烟雾、酒精、药物、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预防措施参照其他出生缺陷性疾病。   

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二)预后   

在各种并发症出现前手术者预后好,出现后始手术者预后差,有一定危险性。

(一)治疗   

(作者:陈小林(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长沙 411104)、陈幼容(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 100045))   

本病一经诊断即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视畸形的解剖情况而不同。   

①重复肠管与其依附的正常肠管切除术:适用于大部分小肠,结肠重复畸形及部分胃重复畸形。因为重复畸形与正常肠管系同一血管供应。本组11例行囊肿与相对应肠管切除,然后作肠端端吻合。   

②单纯重复畸形切除术:适用于与食管不相通又无粘连的重复畸形。本组1例食管胃重复畸形,先按右胸腔肿物单纯切除,术后1个月因上腹部囊肿再入院,术中证实为胃重复畸形,切除囊肿而治愈。   

③开窗式内引流术:适用于十二指肠重复畸形,将重复畸形与相邻的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使两者互相沟通。   

④中隔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管状重复畸形及部分胃重复畸形。使双腔变为单腔,有利于肠腔内容物通畅排出。   

(二)婴幼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手术体会   

本文收集1991~1996年本院收治的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16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1月以内11例,1~2个月3例,2~3个月2例,均为足月儿,出生时体重≥2.5 kg。其中3例有窒息史,以肠梗阻就诊者8例,腹部包块5例,血便、呼吸困难、腹膜炎各1例。病变部位在食道胃1例,十二指肠2例,其中1例经食道裂孔进入胸腔,空回肠5例,回盲部7例。   

1.2 x线检查 钡灌肠7例,其中有4例明确诊断;气灌肠1例为肠套叠未复位;气腹1例;静脉肾盂造影3例均正常。   

1.3 手术及病检结果 术中发现肠壁囊肿2例,肠外囊肿型7例,肠外管状型6例,巨大憩室型1例。11例行重复段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行囊肿切除;1例开窗内引流,1例中隔部分切除术。成活14例,术后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术后病理报告:7例为迷走胃粘膜,余为小肠、十二指肠、直肠及食道粘膜。   

2 讨论   

消化道重复畸形一般分为囊肿型与管状型。前者又可分肠壁囊肿型与肠外囊肿型,与肠腔不通而粘连在肠壁上,积留分泌液后,逐渐增大,呈球形;多发生在回肠末端,可压迫肠管或导致肠扭转,肠坏死等肠梗阻征象。后者与肠道呈并列双腔管道,其长度可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甚至延伸整个结肠,有完全正常的肠壁结构,多数与附着的肠管有交通口相通[1]。本组1例6 d男婴,生后呼吸困难入院,检查发现右胸巨大囊肿,术中单纯切除肿物而未注意与腹腔相通的窦道并予结扎,术后呼吸恢复不佳,2 d后死亡,尸解证实为十二指肠重复畸形,胸腔积液为窦道渗出肠内液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