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病史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早期新生儿和早产儿多见;有早产,窒息,产伤,感染,热量供给不足等病史,夏季发病大多由严重感染和缺氧引起。

2.症状

(1)低体温:体核温度(肛门内5cm处温度)常降至35℃,重症<30℃,仅26℃左右。

(2)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哭声弱或低下,吸吮困难,全身及四肢冰冷,呼吸浅表,脉搏微弱。

(3)硬肿:全身皮下脂肪聚集的部位均可出现硬肿,水肿或硬而不肿,触及像橡皮样,常见于大腿两侧,臀部,小腿外侧,肩部,可波及背,胸,腹部及颊部,严重者手足心也可发硬,开始皮肤发红似熟蟹色,若伴有缺氧可呈紫红色,出血,循环障碍呈苍灰色,伴黄疸则苍黄似蜡样,病情分度按1999年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见表1,器官功能改变包括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血生化异常等;器官功能衰竭指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功衰竭等,硬肿范围计算方法,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体温<35℃时,腋-肛温差负值提示机体产热衰竭,0或正值为未衰竭。

(4)感染:并存感染者常并发肺炎,败血症。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根据硬肿范围,一般状况,体温,以及有无休克,肺出血而分为轻,中,重度。

1.皮肤硬肿范围诊断 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轻,中,重三度,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2.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硬度,肤色暗红。

3.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