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内异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 2022-11-19

食管内异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病因 食管异物的病因很简单,98%是由误咽形成的,但其发生与病人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进食方式,食管有无病变,精神及神志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

(1)个体因素:

①儿童食管异物的常见原因:A.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喜欢把硬币,证章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偶有不慎即可被吞入食管;B.吞咽功能不健全,食用带有骨,刺或核类的食物,不慎咽下;C.进食哭闹或嬉戏,易将口内食物囫囵咽下或将异物误咽;D.磨牙不全,食物未经很好咀嚼即咽下,造成食管异物。

②成年人食管异物的常见原因:A.饮食过急或进食时精神不集中,使鱼刺,鸡骨,肉骨被误咽入食管;B.义齿过松,食物黏性过大或口腔黏膜感觉减退,使义齿脱落,随食物进入食管;C.睡眠时觉醒程度低下,义齿脱落,误咽入食管;D.掺杂于食物中的细小核,骨刺被误咽入食管;E.食管本身存在管腔狭窄,痉挛等疾病;F.吞咽功能失调,咽部感觉减退而造成误咽;G.不良劳动习惯,如木工,鞋匠或装修工将钉,螺丝等含在口中,不慎吞入;H.麻醉未清醒,昏迷或精神病患者,在神志不清时可有误咽;I.自杀未遂者。

(2)饮食习惯因素:①沿海地区习惯于将鱼,虾,蔬菜混煮混食,易造成细小鱼刺,鱼骨误吞,②北方粽子内包有带核的大枣或带骨的肉团,易造成误咽,③北方过节时习俗在饺子内置金属硬币,易造成误咽。

(3)神志因素:在入睡,醉酒,昏迷,麻醉状态时易发生误吞误咽。

(4)医源性因素:全麻时义齿脱落,镶牙时牙模脱落,插管时套管脱落等。

(5)疾病因素:①食管自身病变食管肿瘤,食管瘢痕狭窄等,造成食物或较小食物存留,②纵隔病变纵隔肿瘤或脓肿形成占位病变,压迫食管,造成食管狭窄,易存留食物或细小异物,③神经性病变咽反射消失或吞咽反射减退,易造成误吞误咽。

2.异物的种类 各种食物,果核,硬币以及玩具等,凡能进入口内的物质均有可能成为异物,通常将食管异物分为动物型,植物型,金属型和化学型四大类,多数人的报道以动物型异物居多,Nandi等报道动物性异物为84%,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饮食种类各不相同,文化生活习惯差异较大,食管异物的种类与比例也各不相同,在我国北方则以枣核和骨类常见,南方沿江沿海地区则以鱼骨,虾,贝壳等为主,国外的报道则以骨类,针,钱币和义齿最为常见。

巨大异物多见于自杀未遂者,这类异物多为金属型异物,如手表,小型扳手,刀片等。

(二)发病机制

1.异物停留位置

食管异物绝大多数停留在颈段食管,尤其是环咽肌的下方-胸腔入口周围,文献报道异物嵌顿于颈段食管占68.8%,食管主动脉弓平面以上者占21%,食管下段者仅有11%,通常在食管无病变的情况下,异物停留部位与其生理狭窄部位相关,即主要停留于环咽肌及食管入口,主动脉弓横跨食管处,左支气管横跨食管处和膈食管裂孔,据国内文献报道统计环咽肌部异物占50%~58 %;食管入口异物占25%~40%;主动脉弓及左总支气管压迫处占10%~20%;膈肌裂孔部异物占3%~5%,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在环咽肌与胸腔入口处的神经,血管和肌肉群集,并有气管,食管通过,在胸腔入口的制约下,造成各种组织排列紧密,使食管在此处最为狭窄,同时食管黏膜皱襞增多,变大,尤其是尖形和不规则的异物很难通过此处,当异物嵌顿于食管后,局部组织发生肿胀和痉挛,使异物更难通过和移动,主动脉弓及左总支气管压迫处是食管第2个狭窄部位,虽然易造成异物滞留,但因为该处无肌肉和其他纤维组织的收缩,挤压等影响,使该处的异物停留较环咽肌与胸腔入口处明显减少,同时异物停留的时间也较短,若食管有其他疾病,异物则常常停留于相应的病理狭窄处,如食管癌,神经肌肉疾病,贲门失弛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等。

2.病理学改变

当异物嵌顿于食管某一部位后,局部即产生炎性反应,其轻重视异物有无刺激性,边缘是否锐利及异物存留时间长短而定,光滑无刺激的异物如硬币等,可以在食管内存留数月或数年之久,而食管仅有局部轻度肿胀及炎症,若为枣核,骨刺等尖锐异物,则异物可刺破黏膜,食管局部可迅速出现炎症肿胀,继而发生溃疡或穿孔,形成食管周围炎,纵隔炎和脓肿等,如果此类异物靠近大血管,个别可腐蚀穿破血管壁,发生致死性大出血,长期存留在食管内的异物因长时间的刺激,可产生食管狭窄,其上段食管可扩大或形成憩室,少数病例可逐步破溃进入气管,形成气管-食管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