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急性型

 儿童多见,无性别差异,起病急,发病前1~3周可有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有的患儿在接种疫苗后发病,患者出血较重,除皮肤可见瘀点,瘀斑外,尚可见黏膜血疱,严重者可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最严重的可发生颅内出血,症状在半年内可自动缓解,体征视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部位而定,多数患者无淋巴结肿大,无肝脾大,儿童中少数可有轻度脾肿大。

2.慢性型

多见于成年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3,起病隐袭,出血较轻,很少出现黏膜血疱和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可有鼻出血或月经过多,如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程度与出血一致,体征除瘀点,瘀斑外,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1986年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为:

1.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

2.无脾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4.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5.具备下列5项中任何1项:

①泼尼松治疗有效;

②脾切除治疗有效;

③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

④PAC3阳性;

⑤血小板寿命缩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