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性巩膜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莱姆病性巩膜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临床特征 为方便起见,将莱姆病分为3个临床时期,但各期可相互重叠,且多数病例并不完全具备3期的临床表现。

(1)一期:被蜱叮咬后1个月内出现伴有临床表现的,特征性的皮肤ECM,故而莱姆病又名慢性游走性红斑,以红色斑疹或丘疹始于携带伯疏螺旋体的蜱叮咬处,持续较长时间,当充血区扩大至1.5cm左右时,部分中间区带清晰可见,病变外缘呈红色,中心部偶呈红色且质地坚硬,甚至形成疱疹或坏死,早期其他的表现具有典型的间歇性或可变性,对莱姆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莱姆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

(2)二期:开始叮咬后的数周~数月,特征性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脑膜炎,面瘫,周围神经根炎)和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房颤,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3)三期:叮咬2年后出现的特征性表现为关节炎,神经系统表现(神经精神病,疲劳综合征,痴呆,脊髓炎,精神障碍,共济失调等)。

2.眼部表现 可出现于莱姆病的各期,但常见于后2期,包括动眼神经,展神经,面神经麻痹,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和视神经周围炎,视盘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

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可能与伯疏螺旋体直接侵犯或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有关,可以表现为复发性弥漫性前巩膜炎,视盘水肿及黄斑囊样水肿等,巩膜外层炎在莱姆病的其他眼部疾病如泡性结膜炎,基质性角膜炎后发生,可能提示莱姆病未经治疗的复发感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