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9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  

1.对发生在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应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如儿童大毛痣在腰部,常受腰带的摩擦和挤压,应尽早全部切除。若一次全部切除有困难时,未恶变前可在大毛痣中部尽量切除主要部分,两侧缝合,等侍周围皮肤拉松后,再切除其余部分,直到全部切除黑痣为止,以防恶变。每次切除的标本必须送病理检查。若有恶变,应全部切除,行植皮术。  

2.不宜用腐蚀药物或彻底的冷冻等方法刺激黑痣。一次冷冻不掉而反复数次,是有危险性的,因为黑痣常因外伤刺激而发生恶变。据报道,是有人因一次冷冻不彻底而发生恶变的。约有30%~50%的恶性黑色素瘤与外界刺激有关。如果因美容的需要,应将痣一次性切除,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冷冻结合切除,力求一次完成,切忌分次切除,切除的标本应送病理检查。  

3.色痣恶变的信息  

(1)色痣体积增大,色素或深或变浅。  

(2)色痣呈放射状向周围扩展。  

(3)色痣无故疼痛或不适,表面有少量的渗出物。  

(4)色痣区域淋巴结肿大,隐约可见蓝黑色。  

(5)病人解蓝黑色尿。 保健品查询 Breakline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  

1.扶正消瘤法  

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内虚学说,凡肿瘤疮疡多为正虚邪盛之疾,不论临床见症多少,也不管术前术后或放疗前后,均宜扶正消瘤法,临床常用扶正消瘤片、扶正抗癌冲剂、八珍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加减。临床常用药:高丽参、西洋参、人参、党参、太子参、广明参、北沙参、黄芪、山药、白术、大枣、鹿角霜、甘草、熟地、阿胶、制首乌、当归、枸杞子、桑椹子、黄精、龙眼肉、紫河车、杜仲、川断、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仙茅等。  

2.理气散瘀法  

按阴阳互根之理,气为血帅,血为气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情志抑郁之人,多有气滞血瘀之候。故临床常见胸闷烦,胁肋胀满,嗳气吞酸,肿块胀痛、刺痛、脉弦涩或弦浮,舌尖瘀黯等证。临床常用越鞠丸、舒肝散、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大黄庶虫丸等方加减。临床常用药方:乳香、没药、丹参、桃仁、红花、刘寄奴、三七、茜草、木馒头、水红药子、三棱、莪术、蒲黄、归尾、赤芍、虻虫、五灵脂、石见穿、水蛭、马鞭草、庶虫、麝香、黄药子、昆布、海藻、木香、沉香、枳壳、枳实、青陈皮、砂仁、丁香、旋覆花、八月扎、半夏、刀豆、香附子、苏梗、厚朴、沙苑子、槟榔。  

3.消痰散结法  

由于气机阻滞,脾失健运,肾火衰退,故湿痰凝于经髓,结于肤表,症见胸腹满闷,纳谷不香,脉濡苔腻,肿块增大迅速,发痒陷痛,或破溃,渗流黄汁,病人黑尿。临床常用消瘤丸、海藻玉壶汤、舒肝溃坚汤、桂枝茯苓丸等方加减。临床常用药:牛黄、山慈菇、生半夏、天南星、全瓜蒌、莱菔子、常山、皂角刺、刺猬皮、浙贝母、泽泻、白术、苦参、木通、车前子、猪苓、茵陈、白鲜皮、防己、抽葫芦、半边莲、生苡仁、佩兰、藿香、瞿麦、金钱草、石韦。  

4.败毒祛邪法  

由于邪毒侵扰日久,或因素食肥腻等,致邪毒雍聚经络肌表郁久化火而成此候,常见发烧恶寒,包块肿痛,或破流血水,心烦口渴,失眠多梦,消瘦食少,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临床常用仙方活命饮、普济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青蒿鳖甲散等方加减。临床常用药:蒲公英、野菊花、半边莲、苦参、山豆根、虎杖、紫花地丁、甘草、穿心莲、半枝莲、连翘、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芙蓉叶、草河车、金银花、大青叶、凤尾草、山桅子、土茯苓、石上柏、板蓝根、藤梨根、露蜂房、猫人参、核桃枝、黄芪、皂角刺、穿山甲、熊胆、牛黄、黄药子。  

二、专方验方  

1.消核浸膏片  

浙贝母、丹参、海藻、昆布各12.5g,牡蛎、白花蛇舌草各25g,夏枯草50g,玄参15g,甘草3g。浓煎,浸膏制片。每服4~6片,每日3次,可长期服用。  

2.消瘤片(扶正消瘤片)   

由人参、三七、蚤休、狼毒、薏似仁、甲珠、蜈蚣、黄药子、仙鹤草、牛黄、黄芪、鹿角胶、硼砂、紫河车等组成。每服6~10片,每日3次,可长期连续服用。  

3.牛黄1g,半枝莲30g,大黄10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煎服1剂,长期服用。  

4.海藻玉壶汤  

由海藻、陂皮、贝母、连翘、昆布、半夏、青皮、独活、川芎、当归、甘草组成。每日煎服1剂,或连续服用。对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呈小结节状痰核型有一定效果。  

三、外敷药物  

1.鸦胆子研粉,或砸成油状薄饼,外敷于病灶上,每1~2日换一次。  

2.家吉利(即野百合)研粉,或鲜草捣成糊状,外敷于病灶上,每日换药2次。  

3.金花散 升丹1份、熟石膏9份,研细混匀,敷于患处,涂于恶性黑色素瘤之溃烂表面上,每日换药一次。  

5.水蛭30g,大黄10g,青黛5g,共研细末,以香油60g、黄蜡15g熬膏,外贴于肿瘤灶上,每日换药1次。  

6.五虎丹:水银、白矾、青矾、牙硝、食盐各180g,煤油丹并将结晶研成极细粉末。或将药粉直接撒敷于肿瘤上,或以米饭赋形搓成钉剂,敷巾于病灶上,或插入病灶中。待肿块坏死脱落后,改撒红升丹,隔日换药一次,直至收口为止。

7.三品一条枪粉:以白砒和明矾煅制成白色块状物,加雄黄、没药,共研成细粉,并以紫外线消毒后封瓶备用。肿瘤病灶局部以呋喃西林液洗净后上药粉0.3~0.6,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3~5天上药一次。一般上药3~5天后,癌组织全部坏死脱落,即改换四环素软膏涂布,使肉芽组织形成。  

8.蟾酥软膏:取蟾酥10g,溶于30ml清洗液中,再加40g磺胺软膏,共调均匀,以适量敷肿块处。一般用药3天后癌瘤开始坏死脱落,药18天左右,创面可基本愈合。

本病宜早期治疗,但治愈困难。  

1.手术治疗:就诊较早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原则上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远处转移者则行肿瘤姑息切除术。  

2.化学治疗:对于播散性病变,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病人可取得缓解。对手术切除后的病人,化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1)单一用药:有效的药物有顺铂(顺氨氯铂)、达卡巴嗪(氯烯咪胺)、卡莫司汀(卡氮芥)、洛莫司汀(环己亚硝脲)、司莫司汀(甲环亚硝脲)、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羟基脲(HV)、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酰胺)、硫酸长春碱(长春花碱)及长春新碱等。达卡巴嗪对复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有一定的疗效。给药方法是2~4.5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连续10天,休息18天为1疗程。其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类似感冒症状。卡莫司三丁的用法是2.5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0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3周为1疗程。若在应用抗癌药物的同时进行局部体外循环加热,可以提高疗效。  

(2)联合化疗: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化疗较单一用药疗效好。常以达卡巴嗪、亚硝脲类药物、顺铂和长春新碱类药物等合并使用。常用的化疗方案有:

①卡莫司三丁125mg,静滴,每6周的第1~2天;达卡巴嗪200mg,静滴,第1~5天;长春新碱1~2mg,静注,第1,8天,3周重复,连用3~4周期。

②顺铂100mg/m2,静滴,第1天;卡莫司三丁125mg,静滴,第5、12天;达卡巴嗪200mg/m2,静滴,第6~10天;长春新碱1~2mg,静注,第4、11天,3周重复,连用3~4周期。  

3.放疗:放射治疗对黑色素瘤不敏感,但有人报告放疗加热疗可提高疗效。  

4.其他特殊了疗法: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对黑色素瘤有一定治疗效果,常用BCG(冻干卡介苗)皮肤划痕法或瘤结节内局部注射。认为BCG(冻干卡介苗)能导致黑色素瘤病人体内淋巴细胞集结于肿瘤结节,刺激病人产生强力的免疫反应。还有用瘤苗、牛痘病毒、短棒菌苗、左旋咪唑和干扰素等,也可取得一定效果。近年来有作者证明人的黑色素瘤细胞内存在雌激素受体,而采用雌激素药物治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