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肺吸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9

腹腔肺吸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   

该病可在流行区或到达流行区内,通过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虾、红娘华或饮用生的溪水及食具(刀、砧板)的污染获得。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预后:   

常因病人所感染的虫种、寄生部位及感染轻重而异。一般感染者预后好对生命威胁不大,但脑型者预后较差,可致残疾。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侵犯脑部较卫氏为轻且较易恢复后遗症少,预后较好。

 腹腔肺吸虫病中医治疗方法   

(一)驱虫治疗   

单方验方:   

(1)乌梅、茯苓、山楂各12g,仙鹤草30g,木香、苦参、白术各6g,槟榔、使君子各9g,当归5g,水煎服,1剂/日,连服数日。   

(2)榧子肉30g,槟榔15g,使君子10g,水煎服,1剂/日,15天为1疗程。   

(3)南瓜子30~60g,制成粉未,1次/日,连服2周。   

(4)苦参子、炙百部各6g,甘草1.5g,水煎服,1剂/日,连服5天。   

(二)辨证论治:   

1.虫毒侵脑证:头痛固定不移,呕吐,反应迟钝,或痫病发作,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或为偏瘫,语言謇涩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化痰开窍、杀虫熄风。涤痰汤加槟榔、鹤虱、芜荑英、天麻等。   

2.寒湿阻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晕头痛,饮食无味,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舌淡红苔白,脉濡数。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3.虫毒犯肺证:咳嗽,胸闷,胸痛,咯痰如脓而腥,或咯铁锈色痰,甚至咯吐鲜血。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肺化痰、杀虫止血。苇茎汤加槟榔、仙鹤草等。   

4.痰虫互结证:下腹部至大腿间深部肌肉可扪及指头大小结节,可相连成串,按之略有痛痒,或腹、胸、腹股沟甚至头、颈,可扪及核桃或鸭蛋大包块,边界不清,按之柔软或硬实,舌淡红苔白,脉滑。杀虫化痰、软坚散结。导痰汤合消瘰丸加槟榔、雷丸、榧子等。

腹腔肺吸虫病西医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   

(1)硫氯酚(硫双二氯酚):又名别丁(bitin)。用药:成人每天3g,儿童50mg/kg,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10~15天或间日服用,20~30天为一疗程。近期治愈率为84%~100%,一年后复查约有5%复发,可进行第2个疗程。注意事项:对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患者及孕妇应禁用或暂缓治疗。本品副作用: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肛门刺激症状等。脑脊髓型治愈率较低,常需2~3个疗程。急性腹腔肺吸虫病如中毒症状严重可适当应用激素。   

(2)吡喹酮(praziquantel):吡喹酮是治疗并殖吸虫病的首选药,适用于各期患者,对成虫、童虫、虫卵均有作用,口服吸收迅速,0.5~1.0h血药浓度达高峰,门静脉血药浓度10倍于周围血液,无积蓄作用。慢性肺吸虫病患者成人剂量30mg/(kg?d),连服2天,总剂量60mg/kg。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成人剂量为30mg/(kg?d),分3次口服,连服4天,总剂量120mg/kg。   脑型病人应给予2个疗程,间隔1周。副作用为头晕、乏力、心悸、期前收缩等,但均轻微。   

2.对症治疗

对咳嗽、胸痛者可应用镇咳及镇痛剂。癫痫发作者可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鲁米那)及地西泮(安定)等口服预防。颅内压增高者可应用脱水剂,如高渗葡萄糖液、20%甘露醇等。瘫痪者可采用针刺及理疗等。   

3.手术治疗   

(1)剖腹探查术:凡药物治疗未能奏效,又无明显手术禁忌证者,均有剖腹探查的指征。肺部症状经药物治疗大多可以消失,但某些腹部表现,尤其是腹部肿块和粘连性肠绞痛,常需要剖腹探查才能确定诊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