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损伤部位的不同及有无继发性出血或感染而各异。

1.全身症状

(1)意识改变:开放性脑损伤病人意识变化差别较大,轻者可以始终清醒,例如,锐器穿刺伤,若未伤及功能区,又未引起颅内出血,则情况往往良好,重者可出现持续昏迷,如果伤及脑干或丘脑下部时,病人常有去皮质强直及高热等表现;若继发颅内血肿,亦可引起脑疝征象。

(2)生命体征:开放性脑损伤多有失血,故常呈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即使是伴有颅内血肿,其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多不典型。

(3)复合伤:复合伤的存在是引起休克的又一常见原因,常见的复合伤多为胸腹闭合性损伤,若颅脑伤重于复合伤时,临床征象大多以脑伤为主,容易漏诊复合伤,特别是对有意识障碍的病人,不可忽视全身体格检查。

(4)癫痫:较闭合性脑损伤多见,伤后早期癫痫可能与损伤的刺激或脑皮质挫伤有关,局限性凹陷骨折,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软脑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晚期出现的感染,脑膜脑瘢痕,都是引起癫痫的因素。

(5)颅内感染:开放性脑损伤常有异物,骨片,毛发被带入颅内,脑内创道又是良好的培养基,故较易感染,感染初期多为脑膜炎及化脓性脑炎,病人常有头疼,呕吐,颈强直,高热及脉速等毒性反应,晚期则往往形成脑蕈和(或)脑脓肿。

2.局部体征

多有面部致伤史,颅面部都有创口,头部开放伤重者可见伤口哆开,颅骨外露,脑浆外溢,病人也常处于濒危状态,轻伤者局部伤口可以很小,甚至被头发所掩盖,有时系钢针,铁钉,竹筷等致伤物,经眼眶,鼻腔或耳道刺入颅内,检查时应注意创口的大小,方向及深度,对留置在创内的致伤物,暂勿触动,以免引起出血,根据受伤的部位,失血的多少或有无大量脑脊液流出,可以判断脑原发伤情况及有无静脉窦或脑室穿通伤。

3.脑部症状

因受伤部位和范围而异,常见的脑功能损害有: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视野缺损等;脑神经损伤多见于嗅,视,面及听神经;严重的开放性脑损伤可累及脑干或基底节等重要结构,病人临床表现重笃,预后不良。

开放性颅脑损伤一般易于诊断,根据病史,检查伤口内有无脑脊液或脑组织,即可确定开放性损伤的情况,X线平片及CT扫描更有利于伤情的诊断,少数情况下,硬脑膜裂口很小,可无脑脊液漏。

1.X线平片检查:对了解颅骨骨折线走向,凹陷深度,颅内异物,骨碎片分布以及气颅等情况均十分重要,只要病人情况许可,应作为常规检查,包括正侧位和凹陷区的切线位照片。

2.CT扫描检查:可以看到确切的损伤部位和范围,并能对异物或骨片的位置,分布作出精确的定位,特别是当颅内继发血肿,积液或后期的脑积水,脑肿胀,脑穿通畸形及癫痫病灶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3.脑血管造影: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外伤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在没有CT设备的情况下,脑血管造影仍不失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