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发布时间: 2022-11-19

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两千多年的充实完善,形成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内容的理论体系,核心在一个“防”上,体现了“预防为主”思想。

中医学特别强调要达到“防”的目的,提倡保养身体、培育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等。中医学理论认为生命曲线的公式是未病-欲病-已病。“已病”就是已经发生了疾病,而“未病”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这种状态,中医称为“阴阳平和”,即属于未病的范畴,其含义大致有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即病防变,三是已病早治。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预防的含义,是指主动适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欲病”状态,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就在于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治未病健康的基石”健康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主要目的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模式,进一步推动“治未病”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

中医中药在保健康复上具有绝对优势。主要是针对有证无病类人群,保健康复,可能属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病后康复,以及养身延寿、美容强身等方面。绝大多数滋补中药可发挥这方面的优势,这是中药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健比治疗更受消费者欢迎,是领先水平的体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