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礼华开昂贵进口药导致医保资金大量流失
发布时间: 2022-11-19

2010年3月9日上午,20多名来自医药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由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等18家医药行业协会主办的主题为“声音.责任”的座谈会,他们围绕医改与行业发展热点话题畅所欲言,针对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招标等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董事长宋礼华认为,医生开昂贵进口药造成了医保资金的大量流失,医生的手已经完全被进口药牵住了。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董事长宋礼华

宋礼华:开昂贵进口药导致医保资金大量流失

我想讲两点建议,围绕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的角度,就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谈一些体会。

大家知道去年12月份国家出台了医疗保险目录。前面各位代表谈的基本药物目录谈的比较多,我们国家有两本目录,一个目录是基本药物目录,是由卫生部制定的,还有一个目录是由社保部制定出来的医保目录,医保目录里面又分甲类和乙类。这个目录出台以后,至少我们发现现在在乙类目录里面,据说甲类目录里面也有,有很多品种在制定过程当中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这里举一个例子。

大家知道干扰素,阿尔法干扰素是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最早是在美国上市的,但在中国的是最早第一个国产化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已经形成了标准,从92年第一个在长春被批准已经接近20年,基本上满足了中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对干扰素的需求,中国是乙肝携带大国,干扰素是我们治疗方案里边的首选药物,就是这样一个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基本药物,价格从最初的国外产品在中国的时候200多块一支下降到现在五六十块,有些医院在招标压价的情况下二十块一支,国家发改委七次对这个药物降价,应该说过去乙肝患者用干扰素治疗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现在普通老百姓花两三千块就可以用干扰素治得起一个疗程。但是我们社保部在制定这个目录的时候恰恰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最后被跨国公司钻了空子,把一种也是阿尔法干扰素,但是在干扰素结合了一个PE分子,叫长效干扰素,列到了乙型肝炎目录里,还把中国的15家企业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了、老百姓已经广为接受的疗效确切、质量可靠的普通的阿尔法干扰素排除在医保报销目录之外。可能有些同志会说国外的产品是不是质量好、疗效好,在这里我可以从一个专家的角度负责任的跟大家说,这两种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是一样的,只不过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一个星期打一针,普通干扰素要一个星期打三针,疗效完全一样,但是价格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针聚乙二醇干扰素,一个星期一针,医院的平均招标价是1200块,加上15%的医院加价,就是1300块,我们三针普通的干扰素,一个星期如果用最低的招标价,我们现在平均在48块,三针加上15%也就是50几块钱,一个星期的治疗费用也就是150、160块,一个是150、160块,一个是1300块,很显然这样的医保目录出台以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乙肝患者到医院,只要是医保范围,只能用进口的、昂贵的长效干扰素,国家要多支出,算一个疗程要多付出3万块的医保资金,患者自己也要多掏4千、5千块,就是他能报销的情况下,造成了医保资金的大量流失,我们虽然政府报告里面今年的社保资金比去年又有了增长,但是能用在医保上的是很有限的。

延伸阅读

 汪洋谈医生操守:有些人良心坏了

萧伟代表:基本药物如果搞假药就应该罚死

闫希军:基本药物要由国家定价 各省不该再招标

熊维政:超低价药品可能是伪劣药 危害老百姓

政协委员:将群众满意度同医务人员收入挂钩

#page#

新医改的指导原则之一,就是价廉,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另外,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的患者,而这个目录出台恰恰严重违背了这个指导原则,也严重违背了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发展和扶植中国的医药产业这样的指导思想。但是这样的目录怎么出来的呢?我们医药界在座的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我们的民族产品和国外跨国公司产品同台PK的时候,最后的胜者都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当我们国内的企业还在为某一个医生去争取某一张处方、争取一个进药权的时候,跨国公司已经在做我们国家上层的工作,在引导我们的目录制定。

国家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发扬民族产业、发展生物技术,包括咱们其他的生物医药行业,某些方面得出来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恰恰抵消甚至损害民族产业。就这个产品给大家报一个数字,中国有14家企业生产普通干扰素,我们覆盖了整个市场的95%,但是我们的市场份额14家仅仅为43%,而两家外企就占了57%,但是覆盖面只有5%。说明什么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他们的公关能力很强,我们医生的手已经完全被他们牵住了,我感到很悲哀,感到我们的制药工业在这方面被跨国公司挤的快不行了。

所谓的招标,大家都反对招标,说招标是一个问题,招标现在是“一品两规”,一个品种选择2家企业,就给医院一个冠冕堂皇的用进口药的很好的通行证,一个药只要有进口的和国产的,必然有一个是进口的然后剩下一个规格给国产,会造成什么局面呢?某一个品种国外有一个垄断的产品,他就占了“一品两规”的一规,剩下的50家、30家国内企业竞争另外一个名额,这对一个民族品牌是极不公平的。建议在国家的招标采购里面,特别是医院进药,一定要取消“一品两规”,就是不取消也要把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同等对待。现在医院真是为人民币服务,因为这个产品进去以后有很高的份额、很好的售后服务,医生也非常欢迎,医院也非常欢迎,但苦的是老百姓,因为我们患者用药是很被动的,开进口的产品,虽然不是害命,但至少是在谋财,所以建议协会或者媒体用什么方式应该对这些问题大声疾呼。

 

延伸阅读

 汪洋谈医生操守:有些人良心坏了

萧伟代表:基本药物如果搞假药就应该罚死

闫希军:基本药物要由国家定价 各省不该再招标

熊维政:超低价药品可能是伪劣药 危害老百姓

政协委员:将群众满意度同医务人员收入挂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