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抑郁困扰重返健康生活
发布时间: 2022-11-19

远离抑郁困扰 重返健康生活

近来有关自杀的报道频繁出现,小到小学生,大到古稀之年的名人,还包括许多人们羡慕的明星偶像,这世界到底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患上了抑郁症?

不可否认,抑郁症的产生与人类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人文关系。有精神的,物理的,还有化学的等等。

社会发展必定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动摇人的世界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愿不愿意,同不同意,历史车轮都将滚滚向前。

如今,“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什么都不辨”,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能体验到时代的紧迫感、挤压感!速度太快,当然大把人会适应不了,计划总也没有变化快。

在这个躁动的变革时代中,人的心理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平静。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各种各样功、名、利、欲的驱动,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工作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的思维混乱了,情绪失控了,种种心理障碍就会乘虚而入。

由此,社会高速发展就是抑郁产生的根源。

抑郁杀伤力胜过“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吓怕了全国人民,而不为人认识的抑郁其实更可怕,一个人患了抑郁症,全家人就没有了安宁,甚至还会波及到整个家族,连累朋友、同事。抑郁的到来没有躯体恶性疾病那么凶猛,那么面目狰狞,虽然不会即时夺去人的生命,却严酷无情地骚扰伤害着人的精神世界。那是一种莫名的恐惧、焦虑、担心、忧郁、无聊、空虚、寂寞、迷惘。带来的是令人不可思议的自杀和众多理不清的社会问题。就如幽灵一般挥舞着利爪招魂。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半数以上患有抑郁症;北京抑郁症症患者目前约有60万;四成香港人出现焦虑抑郁症;7%的成都人患有抑郁症;上海白领抑郁倾向者趋众90后更甚;80后、90后抑郁人群不断增多;抗抑郁药销量以倍数翻滚着直线上升……

想一想,还有什么事比这个问题更严峻?

 

延伸阅读:

抑郁了,我们该怎么办

中年女性当心"更年期抑郁症"

老年人如何预防春季抑郁?

如何抗抑郁,食物也有效

#page#

远离抑郁困扰 重返健康生活

令人心碎的抑郁

资料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76%,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人,从生到死有76个人会患上最少一次抑郁症。那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可能患病。可是绝大多数人却是在不知道或不理解的情况下患上抑郁症的,他们没有能借助任何正常的方式,只是在艰难的过程中自己熬过去的。先进的治疗技术惨败给了无知,令人心碎!

2003年10月10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抑郁障碍的“未治率”高达95%。调查中,听说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名称的人,分别为80.8%、51.9%、36.6%。在认识到紧张恐惧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的人中,认为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不足一半。这组数字表明我们国民的心理健康意识非常薄弱,与我们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极不相衬。与畸高的自杀率不无关系。

什么人最易患上抑郁症

曲高和寡:特别聪明、爱钻牛角尖、自恃过高的人易患抑郁症;

孤僻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喜苦思冥想、不善表达的人易患抑郁症;

受社会限制:高层管理人员、机密要员、明星艺人易患抑郁症;

高风险:证券期货、赌博和设赌人员易患抑郁症;

生活单调:退休和孤寡老人、下岗人员、家庭妇女、在押监犯、孤儿易患抑郁症;

面临考试:升中、大考、考研、晋升人员易患抑郁症;

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恶性疾病、残疾易患抑郁症。

婚姻感情:遭遇感情挫折打击的人易患抑郁症;

追求至高:对艺术境界要求完美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等易患抑郁症;

特殊妇女:产后妇女、患慢性妇女科疾病的人易患抑郁症。

 

延伸阅读:

抑郁了,我们该怎么办

中年女性当心"更年期抑郁症"

老年人如何预防春季抑郁?

如何抗抑郁,食物也有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