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 2022-11-19

脊柱脊髓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1.X线和CT检查 X线检查为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正位应观察椎体有无变形,上下棘突间隙,椎弓根间距等有无改变;侧位应观察棘突间隙有无加大,测量:

①椎体压缩程度;

②脱位程度;

③脊柱后弓角,正常胸椎后弓角不>10°,在颈椎及腰椎为生理前突(图15)。

根据X线片脱位程度间接来估价脊髓损伤程度,在胸椎,脊椎脱位达Ⅰ度以上,多为完全脊髓损伤,鲜有恢复;而在颈椎及腰椎,则X线片上严重程度与脊髓损伤程度可以不完全一致。

在急性期过后,为检查脊柱的稳定性,应拍照前屈和后伸脊柱侧位片,如上下相邻椎体的前缘或后缘前后移位>3mm即为不稳定的征象。

CT检查可见有无椎板骨折下陷,关节突骨折,爆裂骨折骨折块突入椎管的程度,以该骨折块占据椎管前后径的比值,占1/3以内者为Ⅰ度狭窄,1/2者为Ⅱ度狭窄,大于1/2者为Ⅲ度狭窄,Ⅱ度,Ⅲ度狭窄多压迫脊髓(图16)。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可清晰显示脊椎,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内出血及脊髓的改变,脊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行MRI检查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显示压迫脊髓的因素及部位:常见的压迫因素有:

①爆裂骨折向后移位的骨折片或脱位椎下方的椎体后缘。

②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病例其压缩骨折椎的上位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脊髓。

③压缩骨折椎体的后上角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常系不全截瘫,解除压迫有助于恢复。

④椎板下陷压迫脊髓,极少见到(图17)。

(2)显示椎管狭窄程度:在矢状位横扫,可见椎管狭窄程度亦即对脊髓压迫程度,特别是脊柱后弓角对脊髓的压迫,并显示出压迫的长度及范围,作为减压的指导。

(3)显示脊髓损伤改变:

①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有三型:

A.出血型:脊髓成像中有较大的中心低信号区,表明灰质出血细胞内的去氧血红素,周围绕以高信号区,表示脊髓水肿。

B.水肿型:脊髓伤区呈现一致高信号。

C.混合型:表现为脊髓内混杂高低不匀信号(图18,19)。

上述三型中,水肿型损伤较轻,有较高的(60%以上)恢复率,而混合型的明显恢复在38%,出血型恢复率最低,仅20%。

②陈旧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晚期其组织学改变,在MRI的表现不同,脊髓中囊腔,MRI亦显示囊腔;脊髓内坏死软化,胶质组织疏松,MRI T1为低信号;脊髓内白质组织胶质化与软化灶混在者,MRI为斑点不匀信号;脊髓缺血胶质化萎缩,MRI表现为近正常稍高信号,但较正常脊髓为细(图20),表5示一组76例陈旧脊髓损伤MRI表现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脊髓损伤MRI表现与治疗预后之关系:脊髓信号正常但受压迫者,于减压后可大部分恢复;脊髓信号不匀者,减压治疗可恢复Frank 1级;低信号增粗,很低信号,脊髓萎缩变细者均无恢复;囊腔不论大小治疗后亦无明显恢复。

对脊髓损伤程度的判断及对预后的估价,以临床神经学与诱发电位及MRI检查三者结合,最有参考及指导意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