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9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

一、多吃天然食物及经过卫生检验的正规生产食品,如:新鲜蔬菜、五谷杂粮等;

二、减少与苯的接触,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诱发白血病,一些从事以苯为化工原料生产的工人应加强劳动保护,装修时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装修材料;  

三、不可滥用药物,使用氯霉素、细胞毒类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谨慎,切勿长期使用;

四、尽量避开射线辐射,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婴幼儿及孕妇应避免接触过多发射线。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中医治疗方法

一、验方:

①125g重蟾蜍15只(去内脏洗净),黄酒1500ml。将黄酒蟾蜍共放入瓷罐中封闭,然后将瓷罐入锅内加水蒸煮2小时?滤出药液,备用。治疗:成人每日3次,15~30ml/次,饭后用;儿童用量酌减。连服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其后维持治疗,服药半月,间歇半月。期间可应用其它支持疗法。

疗效:采用本方共治疗各型白血病32例(服药均达20天以上),总缓解率为75%,完全缓解率为25%。其中以急淋疗效最好,完全缓解率为33.3%,总缓解率为88.6%。

方源:千家明等:中药蟾蜍酒治疗白血病――附32例疗效观察。《辽宁中医》(4):18,1984。

②六神丸(市售):每日90~150粒(270~450mg),分3~4次服。

疗效:治疗白血病10例,其中CML7例,急性白血病3例。7例CML中1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另3例急性白血病,1例AML完全缓解。

二、偏方:洗碗叶根3~6钱。水煎服,每日3次。

疗效:治疗1例慢粒,25天缓解。

方源:云南中医研究所。

三、中药方剂

1、益气养阴解毒汤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组成〗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养阴

紫花地丁18 金银花15 茜草10 知母12 麦冬10 白芍10 北沙参12 五味子8青蒿10 蒲公英15 丹参12 半枝莲10 川芎12 黄药子10 白花蛇舌草12 黄芪24 党参18  

〖加减〗:

(1)高烧导致神志不清者,加水牛角35 生石膏30

(2)食少便溏,加淮山18 白术15

(3)伴有淋巴结肿大,加鳖甲15 海藻15 生牡蛎30 夏枯草20

(4)心悸气短,面色苍黄,失眠多梦,加远志10 炙甘草5 山萸肉10

(5)有出血现象,加三七粉8 藕节15 阿胶10 (烊化)

2、慢白汤

【功效】补气血,益脾肾。

【主治】慢性白血病。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纳食不香,面色萎黄,浮肿,腰?腰痛,疲乏无力,潮热,腹胀,大便时结时溏,舌苔淡薄,或薄白,脉象细濡涩,或沉微迟。

【组成】西党参9g,全当归9g,生白术9g,生黄耆15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熟枣仁15g,制首乌15g,银柴胡3g,炒白芍6g,大红枣6枚。

【加减】见参考资料

3、急白汤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止血。

【主治】急性白血病,寒热头痛,胸烦作恶,夜寐不安,神昏谵语,出汗口干,咽痛红肿,口鼻出血,舌苔黄腻,或糙,或干而焦黑,舌尖红,脉洪数或滑大。

【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犀角粉1.5g(冲服),射干6g,板蓝根9g,天花粉15g,京赤芍9g,粉丹皮9g,生山栀6g,焦山栀6g,干芦根30g,淡竹叶15g。   【加减】抽风,加忍冬藤15g,嫩钩藤12g,羚羊粉2.4g(冲服);心烦,加胡黄连3g,黑玄参9g;皮肤血点,加丝瓜络15g,白茅根15g;尿血便血,加小蓟15g,生地榆15g,小生地12g;口腔咽喉腐烂,加青黛2.4g,轻马勃4.5g,人中黄6g,人中白6g。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加强支持治疗、输血、血小板、应用细胞因子等。

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 )30~50mg/d,皮下注射,每2小时1次, 连用2~3周,休息1周,反复使用2~5个疗程;阿地白介素(γIL-2 )5~10万U+5%葡萄糖100ml,静滴,隔天1次,连用1~3周或反复应用。

3.阿糖胞苷(Ara-C) 20mg/d ,皮下注射或淀粉酯碱0.5~1mg/d,静注。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较困难,Howe等认为采用强诱导缓解治疗(蒽环类药物+阿糖胞苷方案)的病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持治疗或以泼尼松、羟基脲、巯嘌呤(6-MP)、单用阿糖胞苷为主的小剂量化疗。单纯支持治疗组病例病情进行性发展,小剂量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仅17.5个月;而强化疗组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中位生存期达40个月。支持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强化疗疗效较好;不具备较强的支持治疗条件时,开始治疗强度应减弱,在化疗后骨髓增生程度和白细胞计数均有改善时再行强化疗更为合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