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的特色疗法――金针疗法等
发布时间: 2022-11-19
信息编号10548151至10548200间共50条。
10548151 藏医的特色疗法――金针疗法
【概述】藏医金针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体内积液、脓血、痞块、异物及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专书一章,对金针穿刺疗法从器械、穴位、方法、效果等方面详尽论述。14世纪,藏医北派强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很多历代藏医名家,均对此术有详尽叙述。《四部医典》头、颈、上下体腔及四肢创伤治法各章中,对人体血管分布,神经走向及脏腑等器官的位置都有详尽的描述...查看详细(9018字节)

10548152 藏医的特色疗法――艾灸疗法
【概述】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四部医典》第4部第21章就是专门介绍火灸法。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症必施灸疗。藏医灸疗的精华则是化脓灸。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查看详细(8384字节)
10548153 藏医的特色疗法――放血疗法
【概述】藏医放血疗法是依体表不同部位,用不同形状的针刀,点刺或切开血脉,祛除病血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放血疗法,中医古今有之。而藏医放血疗法有其独特之处。《四部医典》中专立一章,对放血疗法从工具、诊断、部位、效用等方面详加论述。【疗法介绍】《四部医典》中曰 “讲到刺肉排血砭针部,形如鸟雀翎管长六指,用于肉隙血脉单穿刺。钝背锐尖放血宫颈口,形如斧刀骨上脉口针,状如弯刀可将肿部刮...查看详细(7653字节)

10548154 藏药简介
藏药简介目前有药用记录的藏药达2294种。常用300多种,其中植物类200余种,占70%;动物类40余种,占12%;矿物类40余种,占14%。常用藏药中有三分之一用药与中药相同。藏区本地草药占常用藏药一半以上。藏药的使用主要有以下特点 藏药的使用和藏医的理论体系是紧密结合的。藏医将“龙”、“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归结为“寒症”、“热症”两大类型,藏药方剂亦按其性质将药区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查看详细(2438字节)
10548155 藏药的分类――历代药物分类法
藏药的分类――历代药物分类法自8世纪藏医名著《四部医典》至17世纪藏药名著《晶珠本草》的千余年中,藏医药著作百余部,在药物分类上均沿于《四部医典》的分类体系,只是繁简不一,诸家各有不同。《协据》中分为珍宝类、土类、石类、树类、汁液精华类、湿生草类、旱生草类、动物类等8类。盐碱类药物包含在土类药物之中。没有分作物类、水类、火类药物。各类药物又分成小类。珍宝类、土类、石类药物逐种论述。树类药物分根、茎、干、枝、髓、皮、树脂、叶、花、果等10类...查看详细(3357字节)

10548156 藏药资源――概述
藏药资源――概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我国藏族人民的聚居之地,也是藏药发生发展的摇篮。它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8-36度,东经75-103度,北起昆仑山南至喜玛拉雅山,西自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脉,幅员辽阔,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有世界著名的巨大山脉搏,源远流长的江河,众多的湖泊和大面积的冰川,发育有高山、高原、湖盆和谷地等各种地貌类型。由于青藏高原面积辽阔...查看详细(3971字节)
10548157 藏药的炮制加工
藏药的炮制加工藏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藏药的原材选料,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铁屑在植物药水中浸泡3-5天,就会变成黄泥一样的物质。黄金经过炮制后,也能变成黑色的金炭,成为珍宝类药物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各种名贵藏药的炮制炼术的工序十分严谨,是一项高难度技术。特别是制造甘露精华之王“坐台”的炼丹工艺技术。已有两千多年的炼丹历史来看,能炼出“坐台”的人物...查看详细(2210字节)
10548158 藏医的基本理论
西藏藏医学基本理论的依据是稀奇罕有的《四部医典》,此典中记载了详细的藏医理论,可是因篇幅有限,只能简单地介绍理论要点。人体无病期间维持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特别是藏医对胚胎发育过程的论述很细致,指出当男女同房时,男子精液进入子宫同女子经血混合即可受孕...查看详细(6152字节)

10548159 藏药理论及用药法则
藏药,对药物来源、性味功效和用药法则有独特理论。《月王药诊》首先提出五行学说和六味、八性、十七效的概念,《四部医典》又进一步加以阐明,使其上升到理论原则。五行学说是指药物来源于土、水、火、气、空。与当今所说的植物生态因子相似。土,为药物生长提供土壤;水,为药物生长提供水分;火,为药物生长提供热能;气,为药物生长提供动力;空,为药物生长提供空间。五行缺一不可,否则药物就无法生长发育。来源于五行的药物与性味功效又有密切关系...查看详细(4718字节)
10548161 蒙医理论体系
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为主导。在蒙医学理论中阴阳,五元、三根、七素、三秽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的辨证理论基础。蒙医学自古以来以阴阳变化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确定治疗原则。五元学说成为蒙医学理论体系的纲要,分别归属于土、水、火、气、空。蒙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有密切联系...查看详细(1276字节)
10548162 蒙医药学概要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药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吸收藏医、汉医及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蒙医药理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 以阴阳五元学说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六基症理论为“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黄水、粘虫”。把疾病的本质归纳为寒热两种,把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查看详细(21578字节)
10548163 蒙药方剂
蒙药方剂蒙药方剂是根据治病需求,遵循蒙医配方理论配合组成的成方。它具有综合治疗的作用,用药量小,灵活性强,并以调和药物毒性、减少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治病防病为目的。在蒙医文献、本草及正式出版物所记载的成方数以万计,但现代临床常用的约在1000左右。下面就临床各科代表性药方举例如下 治疗赫依症方如 八味清心沉香散处方 沉香10克,广枣、天竺黄、北沙参、红花、檀香各4克...查看详细(3071字节)

10548178 苗医独具特色的望诊
望诊是苗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指望形态、神志、面色、眼球、四毛、(头发、眉毛、睫毛、毫毛)、口舌、耳壳、鼻、指纹、指甲、手掌、二便、病灶等,尤其望四毛、口舌、鼻、指纹、指甲、掌纹方面独具特色。1.望四毛 病人头发光泽,无明显改变,主病情轻而易治。病人头发失泽,枯槁而乱,是重病久病之象,治疗较难。小儿头发干枯无泽,卷曲,眉乱而坚,为"牛胎"病,头发枯黄而乱,多为"猪胎"病;眉毛乱而失泽,欲皱眉而眉不举...查看详细(2275字节)
10548180 傣医常见疾病分类及诊治
傣医将疾病分为四大类,即热病类、斑疹类、痹病类及毒病、血病类。现就每类疾病举例说明如下 热病类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其它精神症状。如 高热谵妄临床表现 高热、谵妄。热势愈高,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极少数病人可在体温下降后出现意识障碍,并有间歇清醒。患者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有时表情淡漠,喃喃自语。治疗方法 清热镇惊,化痰开窍。处方举例 南山藤全草10克...查看详细(1893字节)
10548181 傣医特色治疗的方法
傣医特色治疗的方法傣医治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包括涂擦包敷)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种治法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 睡药 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亦可用布单)。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上盖被子,使药物熏蒸身体以达治疗目的。本法亦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各症。敷药 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查看详细(1477字节)
10548184 傣医诊断方法
傣医诊断方法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其方法分别简述于下 望诊 医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体态、精神、气色和全身各体表部位有无异常的变化,借以了解病情,测知体内四塔的变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应分别顺两边倒的,如果眉毛不经外力而自行竖起...查看详细(1575字节)

10548185 傣医包敷法临床应用举例
傣医包敷法临床应用举例云南中医学院(350200)王景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350032)张振勇傣医漫长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并总结出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傣族医药学。及至今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傣医外治疗法是傣族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研究傣族医药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傣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查看详细(6323字节)
10548186 选用特效傣药治愈类风湿初探
选用特效傣药治愈类风湿初探类风湿在傣医理论中属于风类一种。康朗仑老傣医老师指出“人体发病与风”的关系极为密切,风无处不到,无孔不入,可单独致病也可挟它邪侵犯人体,使得体内“四塔”之功能失常而发生百病。在他所著的《竹楼医述》一书中,所有疾病都是“以风论治”以风命名,体现出见病治风、祛风、散风、追风、清风、制风的特点。以疾病的性质来辩的有冷风、热风、冷热痉挛风;以部位来辩的有上风、中风、下风、左风、右风、头面风、四肢风、五脏六腑风和发于各处风;以表里来辩的有外风、内风等...查看详细(3136字节)
10548187 傣药牙努秒研究和应用近况
傣药牙努秒研究和应用近况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650118)李杰云南省健康教育所(650118)赖翔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650011)王兰琼牙努秒为傣族民间常用草药,全草入药,傣族医书《贝叶经》、《档哈雅》中记载用于治疗小便热、涩、疼痛和腰痛等泌尿系统疾病,已有沿用上千年的历史。另名 猫须草、肾茶、猫须公。为唇形科植物牙努秒Clerodendranthusspieatus(Thunb)C.Y.Wu,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东南亚、澳大利亚...查看详细(2461字节)
10548188 傣族药肝保宁胶囊药效学研究
傣族药肝保宁胶囊药效学研究昆明市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650021)韩颖周起均李永松高心湘陈锡强昆明市中医医院(650011)任磊叶下珠,傣文名“牙海巴”,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全草,傣医常用于治疗肝炎、赤白痢等。中医药典籍也认为,叶下珠味甘苦、凉,入肝肺二经,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消疳止痢的功能。根据傣医应用叶下珠治疗肝炎的经验,用叶珠提取物研制开发了具有良好保肝作用的民族药制剂肝保宁胶囊...查看详细(5473字节)

10548189 壮医方药
壮医方药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使壮医药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强调及时治疗,并十分重视预防。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的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查看详细(1872字节)
10548196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查看详细(19259字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