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炙如何治疗急性结膜炎
发布时间: 2022-11-19

  【概述】

  急性结膜炎,俗称&ldquo 红眼&rdquo 或&ldquo 火眼&rdquo ,是春秋两季最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本病为细菌感染所致,以显著的结膜充血和粘液脓性分泌物为其主要特征。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接触传染,故预防的方法主要是隔离治疗和凡与病眼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针灸提供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有人用耳穴注射花生油预防本病,获得了成功。近年来,采用耳穴刺血之法,也有显著的效果。

  方法

  - 耳针 -

  取 穴

  常用穴 肝、眼、目1、目2。

  操 作

  肝穴必取,眼及目1与目2轮流选用。一侧针刺,留针15~20min,一侧以王不留行子贴敷。在流行高峰期,针刺2~3次。如有条件,可将纯净之花生油高压消毒过滤,每穴注入0.1ml。

  效 果

  曾以花生油穴位注射预防658例,发病率为3.9%,而未预防的249例,发病率达23.7%,证明穴注耳穴确有预防作用。

  注意事项

  (1)选用花生油作为药液,宜特别谨慎,否则易造成事故。

  (2)著者建议在一般情况下,以耳穴压丸为主。如有必要作穴位注射时,可选用清热解毒类注射药液。

  - 耳穴刺血 -

  取 穴

  常用穴 压痛点。

  备用穴 太阳、攒竹。

  压痛点位置 耳垂眼区附近。

  操 作

  一般取常用穴,以消毒之三棱针,于压痛最显著部位点刺,并挤出黑血数滴。在流行高峰期,或效不佳者,加点刺备用穴。每日1次,1~3次即可。

  效 果

  应用本法在疫区预防60例,结果无一例发病。

  注意事项

  (1)此法较为简便,并适宜大面积预防。

  (2)必须注意针具消毒。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