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例鼻衄诊治分析
发布时间: 2022-11-19
186例鼻衄诊治分析首席医学网2006年05月17日14 45 17Wednes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 郭晓文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鼻衄

 关键词鼻衄 诊断 治疗  鼻衄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既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又是一种单独的疾病。我院耳鼻喉科于1992年~2002年共收治鼻衄患者186例,住院原因为短期内反复多次出血,出血量较多或出血部位不明确。为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实践,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性别  186例鼻衄患者中,男性128例,占68.82% 女性58例,占31.18%。  1.2年龄  186例鼻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岁~78岁之间。其中,10岁以下12例,占6.45% 10岁~20岁18例,占9.68% 21岁~30岁30例,占16.13% 31岁~40岁21例,占11.29% 41岁~50岁32例,占17.20% 51岁~60岁44例,占23.65% 61岁~70岁26例,占14.00%。70岁以上3例,占1.61%。患者年龄分布,以青状年居多,儿童和老年较少。  2诊治与讨论  2.1诊断  诊断鼻衄一般无困难,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出血部位,查明鼻衄原因及其有关的原发病,准确估计失血量及其有关的并发症。

  2.1.1出血部位  186例鼻衄患者中,鼻腔前部出血者82例,占44.09% 鼻腔后部出血者104例,占55.91%。鼻腔前部出血,除肿物、手术及外伤之外,绝大多数来自鼻中隔前下方的Little's区 鼻腔后部出血部位不易查出,大多发生在下鼻甲后端的下鼻道外侧。因为该处有怒张静脉和蝶腭动脉分支构成的鼻咽血管丛。  2.1.2出血原因(见表1)  表1186例鼻衄原因分析(略)  在各种病因中,以全身性病因居多87例,占46.77% 局部性病因次之62例,占33.33% 病因不明者37例,占19.90%。由表1统计分析可见,在全身性病因中又以高血压所占比重最大,其出血部位以鼻腔后部出血居多 在局部病因中,以鼻中隔偏曲、鼻外伤及鼻腔手术后出血多见。其出血部位以鼻腔前部出血为主 病因不明突发鼻衄可能与局部毛细血管扩张[1]血管浅在及粘膜干燥、缺乏维生素C、K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2.1.3失血量估计 关于鼻衄失血量估计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大量迅猛出血,其失血严重性易引起重视 另一种是反复出血,就诊时不一定有活动性出血,易被忽视。但当累计失血,过多时也可致失血性休克贫血等并发症,应予警惕。本组资料中有179例患者因严重活动性出血而急诊住院,另有7例患者因反复出血不止而住院。

  2.2治疗  治疗鼻衄应针对病因及发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2.1病因性治疗 应针对鼻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高血压者应采取药物降压措施 对鼻中隔偏曲者应进行其粘膜下切除术矫正 对鼻腔肿瘤者行手术切除 对鼻窦炎者给予药物治疗或穿刺冲洗处理。  2.2.2对症治疗 对鼻衄患者除采取卧床休息、鼻部冷敷等一般常规处理外,还要针对出血情况及时应用镇静、止血、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或采取局部止血治疗。  局部止血常用方法有 ①填塞法 前后鼻孔填塞迄今仍是控制鼻出血最有效的手段。本组186例鼻衄患者中,对179例急诊入院有严重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均行前鼻孔填塞,55例加用后鼻孔填塞,止血效果尚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少病人虽经多次填塞出血仍未能控制,重要原因之一是无效填塞[3]。为提高填塞止血效果,我们对10例患者用明胶海绵填塞,于明胶海绵上敷以云南白药粉剂,对小儿鼻衄患者止血效果尤佳。后鼻孔栓子填塞为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最常用的方法,其疗效取决于填塞物能否将出血侧后鼻孔严密封闭。关于填塞物的保留时间,在抗生素控制下一般可保留72h或更长些。当填塞48h未再出血,即可考虑撤除填塞物。②烧灼法 包括化学药物、微波、激光烧灼。其中,以化学药物烧灼止血最常用,适于治疗鼻腔前部出血,尤其是有反复鼻衄史者。我们对30例Little's区单个浅在血管出血者用3%三氯醋酸细小卷棉子烧灼出血点后,再加用填塞止血效果满意。③血管结扎法 适用于经其它疗法止血效果不好,仍有反复持续出血者,可考虑行动脉结扎术。在本组病例中,对2例鼻腔后部出血不止者行上唇动脉结扎,2例行颈外动脉结扎,1例行筛前动脉结扎,止血效果均较良好。关于血管结扎术的应用,有文献报道[2],约1.7%~10%的鼻衄患者需行血管结扎术。多数学者主张对保守无效者应积极采用血管结扎术。在血管选择方面视出血部位而定,对出血部位不明者,先考虑结扎颈外动脉或颌内动脉。  参考文献  1.陶正德.鼻衄(150例病历分析).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82,2 113

  2.李国佳.鼻衄(220例住院病历分析).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82,2 126  3.黄红彦.鼻出血止血失败的相关因素及分级治疗.临床耳鼻喉科杂志,1996,4 352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 职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