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在灾区
发布时间: 2022-11-19
  瑶医急切赴灾区2008年5月12日,北京德坤瑶医医疗(集团)医院院长覃迅云正兴致勃勃地随团考察广西的秀美山水、风土人情。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地震的消息,随着无线电波震撼着每一名中国人的心。
  “我要马上到灾区去,灾区人民需要我,我要马上组织医疗队,我要马上组织集团筹集救灾款项。”覃迅云第一时间联系了广西金秀县、荔浦县从医的同学好友,在他的积极倡议和组织协调中,德坤瑶医抗震救灾第一分队迅速成立了,队员们积极采办创伤所用的器械、药品,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边筹备,一边集结,当晚12名专家级的医务人员、三部车、30多万元的医疗急需用品整装待发。5月13日早晨,他们驱车直奔灾区。5月14日7时到四川都江堰。这里受伤的群众到处都是,他不停地奔走在废墟和破碎的瓦砾上,给解放军、武警官兵包扎受伤的手脚,看看人民子弟兵的手脚,十指滴血,藏在鞋中的脚已皮开肉绽,许多战士在战地接受足部、腿部包扎时,他们的双手却没有停下来,还在奋力扒拾瓦砾,许多碎砖破瓦水泥块上留下了战士们带血的手印,30万元的药品器械很快用完了,他心急如焚。通讯刚刚恢复后,他马上对集团下设在北京、大庆、石家庄、上海、广州、沈阳、武汉、广西等分院布置抗震救灾工作。
  5月17日,他火速飞回北京召开会议,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毅然抽调第二笔救灾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灾区急需的救护车和医药品。他从下属各单位紧急调遣了3辆救护车、24位内外科、传染病学、卫生防疫的精兵强将,组建了德坤瑶医第二支医疗救助队。石景山区卫生局派出8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协助把满载急需药品的崭新救护车送到灾区。在他的倡议下,集团医院工作人员人人都捐了善款。
  2008年5月20日9时,覃迅云还带队,重返抗震救灾第一线。此时,喷有“抗震救灾民族兄弟心连心,北京德坤瑶医医疗(集团)医院赠”字样的5辆救护车静静地等待着出发,其他3辆车有的正在开赴前线,有的正在向这里集结。一路上,覃迅云及医疗队专家们士气高昂,但又沉痛万分,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争分夺秒,日夜兼程,出北京,进河北,过山西,翻越陕西余震后有如天堑的盘山公路,终于在5月21日12时穿过棋盘关隧道抵达四川境内。
  抗震救灾瑶医献真情
  经过32个小时的疾驰,北京德坤瑶医医疗队终于在5月21日17时来到了成都。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覃迅云与罗建局长接洽,覃迅云代表德坤人表示了抗震救灾的决心,并举行了向灾区人民捐赠救护车和药品的仪式。
  在与沈传勇副局长及物资管理处处长卢洪岩进行车辆及药品交接之后,德坤瑶医医疗队配合四川救灾管理处迅速制定了行动方案,决定选择5个比较困难的地区作为第一步的救治目标,每到一处捐赠1台救护车和部分药品。
  绵阳帐内看受灾群众
  5月22日,德坤瑶医医疗队到达了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绵阳市,来到了灾民临时聚居地南河体育馆。蒋丽英副区长代表绵阳市人民向覃迅云及医疗队全体专家表达了衷心的谢意,瑶医医疗队向绵阳人民捐赠了灾区急需的救护车和药品。瑶医医务人员在受灾群众聚集地迅速搭建起临时诊疗点,开始了为伤员诊病治病的工作。覃迅云首当其冲,不怕脏,不怕累,亲自为一个个伤员诊治。一边细心诊治,用药品来缓解他们肉体的痛苦;一边耐心安慰伤员,以期抚平他们心理的创伤。在医疗点诊治之后,覃迅云院长带着医疗队成员,提着医疗箱开始到帐篷巡诊。记不清走了多少路,巡了多少个帐篷,也忘记了劳累,忘记了疲惫,只知道,进了一个帐篷,蹲下轻声询问,细细疗伤,留下药物。接着,再进下一个帐篷,看下一位伤员。
  德坤瑶医巡诊江油
  5月23日,德坤瑶医医疗队抵达地震重灾区江油市,覃迅云以一名北京民建会员的身份向此次地震灾害中以身殉职的英雄――民建会员、江油市副市长李盛银的家属,送去了2000元的慰问金。
  与江油市中医院院长郭桂萍进行救护车辆交接之后,覃迅云带着医疗队迅速深入到震灾最严重的文胜乡进行义诊。副乡长周文丽介绍了本乡的受灾情况 由于是农忙季节,大多数乡民在外干活,降低了人员的伤亡,但“5?12”地震还是夺走了该乡6个人的生命,其中有两名学生,重伤21人。虽然伤亡不大,但许多民房被夷为平地,没有倒塌的大部分房屋基本摇摇欲坠成为危房。德坤医疗队到来的消息,瞬间传遍大街小巷,伤员齐集在救护车前,覃迅云和医疗队其他专家迅速展开了救治工作。由于地处偏僻,大多数伤员只在当地卫生所经过简单的处理,有的伤口缝合十余天至今未换过一次药,伤口已红肿化脓,院长亲自为病人换药,以瑶医的特色疗法为一个又一个病人解除了痛苦。经过一天的诊治,该乡镇的70余名患者受到了专业的治疗。
  桂花村里群众苦
  德坤瑶医显真情
  “伙伴们,我们出发了!”5月24日清晨,覃迅云疲惫但依然洪亮的声音在德坤医护人员的帐篷外响起。
  车辆一路行驶,下午2点医疗队抵达了当天工作的目的地――安县河清镇。在镇上,医疗队遇到了桂花村村主任邓绍友。据他介绍,该镇所属各村房屋几乎全部被摧毁,地震造成了8人死亡,14人重伤。医疗队赶到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桂花村九组,放眼望去,该组房屋全部倒塌。医疗队迅速走访了该组35户人家(确切说来,是35架帐篷)对伤者就地施治。医护人员含着眼泪,一一为伤员诊治。
  离开前,覃迅云和医护人员把救护车上仅剩的矿泉水和快餐面送给了灾民,并给受伤的群众留下了足够的药品。
  瑶医绵竹义诊遇6.4级余震5月25日清晨,笼罩在薄雾之下的绵竹市已渐渐出现在瑶医医疗队员的视野之中。绵竹市在此次地震之中受灾巨大,死亡一万余人,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已无可住之楼。一路行来,废墟成片。医疗队来到了绵竹市“帐篷村”――绵竹市体育馆。覃迅云和专家们走进灾民帐篷,和受灾群众亲切地交谈起来。家破人亡的群众不仅需要肉体上的救治,更加需要心理上的呵护,德坤医疗队里的心理学专家给他们做心理辅导时,了解到绵竹市遵道镇受此次地震破坏尤为严重。于是,瑶医医疗队一行20余人进入了遵道镇。
  义诊的地点选在了受灾群众比较集中的欢欢幼儿园,据介绍,该幼儿园的120名师生死亡87人,尚有1人失踪。受伤的人们迅速从周边赶来。因为药物紧张,许多人至今尚未得到医治。陈朝琼和陈朝英是两姐妹,地震发生时房屋落下的砖块把姐俩困在楼梯之下,两个人非常恐慌,紧紧地抱在一起,依靠彼此间的安慰互相支持着,幸好救援队一小时后及时赶到,从房屋废墟中把她们解救出来,才幸免于难。正当医疗队员为她们诊治忙碌的时候,地面突然晃动起来,住在帐篷里的灾民纷纷冲了出来――余震来了!(后来得知,这是“5?12”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余震)因为周围已无可倒之房,医疗队附近尚无人员伤亡。但人们对地震的恐惧是显而易见的。伤员处理完毕后,瑶医医疗队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转战到了绵竹市西南镇图强村,村支书田安国介绍,该村2000余人,600余户人家,房屋几乎在地震中全部倒塌,现在没有一所完好的房子,死亡23人,重伤200余人。看病的队伍长长地排了出去,瑶医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一直工作到晚上8时30分才把所有的伤病员处理完。
  图1 北京德坤瑶医医院向灾区人民捐款
  图2 北京德坤瑶医医院(集团)医疗队向受灾群众发放救治药品
  图3 覃迅云院长为伤员疗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