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传奇摘自《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15期
发布时间: 2022-11-19
2006年第15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四部医典》在藏医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黄帝内经》之于中医”。J『,京藏医院副院长仁旺次仁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从叫U祖父和父亲那里,产生了对经文和经文故事的浓厚兴趣。他记得小时候,祖父和父亲每隔几天就要到10多公里以外去念经,那里有一座仁旺家族修建的寺庙。寺庙的经文故事很多是与藏文化中的藏医藏药有关的,仁旺次仁受这种家族氛围的启蒙和熏陶,从12岁起,开始自学藏医药。那时候他没有老师,惟一的教材就是《四部医典》一部产生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的伟大医典,“《四部医典》在藏医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黄帝内经》之于中医”。 背了几年《四部医典》,16岁时,仁旺次仁第一次听。说了―位名医的名字 加央伦珠。“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心里那个高兴!我要去拜这位名医”。这一年他赶到山南地区,但是没有找到加央伦珠教授。17岁那年,仁旺次仁再一次到山南拜求名师,这一次还是没能如愿。又过了一年,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的仁旺次仁第三次来到山南。仁旺次仁终于“排”到了,加央伦珠医生以为他是当天最后一个病人。仁旺次仁还记得当年这样介绍白 己 我能背熟《四部医典》,我要投到您的门下来学医。在接下来的15年中,加央伦珠带着这个徒弟同吃同住,教他学习和行医。仁旺次仁也是师傅所有徒弟中跟在身边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位,其他的师兄弟一般跟师傅3年左右。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和西藏卫生厅三家单位联合发文,正式确认仁旺次仁为加央伦珠的学生。著名藏医、博士生导师加央伦珠经国家正式确认的学生,只有4位。1995年,仁旺次仁带着老师的希望和嘱托,走出青藏高原,就职北京藏医院。’ji0700ll_i0蠢¨l_。0警j一雾ji 鬻蒸鬻蒸篓鎏羹≯攀鎏_i第一个良方是白开水藏族创造出了十大文化体系,“大五明”和“小五 明”。藏医和藏药是“大五明”中最重要的部分,藏医必须掌握的天文历算则是“小五明”中最重要的部分。i明,就是智慧、明知。藏医藏药是在藏文化的背景下成长和成熟起来的,从原始、最简单的医疗保健到比较成熟的公元8世纪的《四部医典》的诞生,藏医药走过了1000多年的历程。;仁旺次仁介绍说,“藏医诊断的第一个病,是消化不良,开出的第一个处方,是白开水”。这个藏医学中;的传统故事,其科学道理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你可以想象5000年以前的西藏环境,肯平、山多、树木多、野兽多、人少、工具少、达,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生存,非常艰难。原始发现了白开水治疗消化不良后,又发现了优古疗外伤、酥油熔化止血。”藏文化不是封闭的,唐朝时期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后,藏汉医学大师共同编辑了《医学大全》,同时汉文化的影响和融入对于藏医学的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藏医中也融会了周边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传统医学中优秀的成份。仁旺次仁翻开《四部医典》的长条经,朗读了两段经文 “前一段是古印度文,后一段是古藏文,另一本《月王药诊》则吸收了中医理论为基础”。;尿诊 藏医学最独特之处在没有现代化医学检验技术的年代,尿诊是藏经文包装袋及书签76新世纪周刊NEwcENTuRYwEEKLY
阅读此文(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