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傣医学理论体系
发布时间: 2022-11-19

傣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了本民族丰富传统医药经验并吸收了古印度医学汉医学部份内容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特医药理论逐步形成了自己医药体系对边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傣族传统医药学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风火水土构成自然界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人体生命的构成也离不开这四种基本物质即四塔身体健康无病必须保持风火水土四种物质元素的平衡即人体内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的相互平衡关系及人体内的风火水土四种物质与自然界的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的相对平衡和协调关系这样人健康成长长寿而终;反之人体会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风感寒或饮食失调导致人体内风火水土失调会使人患各种疾病
将四塔的生理功病理变化分述如下
风相当于汉族中医的“正气”生命活动外的表生理上泛指各脏器的功活动风性善动易游动游走无处不到可带来也可带走人体内凡属动的功皆为风所司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大小便的排泄呼吸喷嚏眨眼哭笑闹跳行走等功皆由风主管一旦风气失调会产生与风有关的各种病症例如人体内风气不足会产生排便无力大便难下神乏倦怠头昏耳鸣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疾病;而如果风气偏盛则又发生头目眩晕头痛神志错乱抽搐拘挛四肢末端震颤行走困难高热神昏谵语及各种疼痛病
水代表着机体内的物质储藏由胆液口痰唾液水(体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脓液等12种物质成分所组成水为有形之物一种流体组织遍布全身各处人体重要的物质本源当机体内长期缺水临床上可见口干烦渴分泌排泄减少其他物质成分也跟随去其稳定性出各种异常反应傣医认为“水湿性溶万物”人体的水气(体液)正常可见口唇皮肤红活湿润有光泽弹性好精神饱满活力充沛反之则见皮肤干燥无华发热精神萎靡便秘少尿;过盛多见水肿泻泄身体疼痛头身重着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消化不良痰湿咳喘胸闷胁肋灼痛脘腹胀痛牙痛耳聋带下等一类疾病
火代表着体内的一种“阳气”火与生俱来随人体的生命存而存随生命的结束而消亡人体内存下四种火⒈消化之火水风土3种元素的作用下起着温化腐熟摄取的一切水谷化生气血产生热量使其吸收并濡养机体的作用如果这种火气不足可见纳呆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乏力消瘦虚弱等症;⒉促使人体生长发育之火这把火主管体内热量的散发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形体健壮智力聪慧反之可见发育迟缓痴呆瘦小迟走路迟说话等(似汉族中医先天禀赋不足)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火傣医认为这一把体内日夜不停地“燃烧”着的火使人终身有热量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如果此火不足则可见未老先衰根坏力竭皮皱发白精神萎靡(相当汉族中医的“命门火衰”)等症⒋父母先天禀赋之火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正常的生理机活动使体内各种物质够有效的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如果此火禀赋不足轻者可见发育不良形寒肢冷易劳累重者可见生理缺陷等症
土具有消化食物化生精微营养机体的作用代表着机体头发汗毛手足指(趾)甲牙齿皮肤肌肉筋骨关节心肝脾肺肾胃大小肠等20种脏腑和组织器官傣医认为它人类生命发育生长延续的基础若土气不足临床上可见纳食少心悸肌肉消瘦筋骨无力大小便失调听力减弱嗅觉失灵等症;但若体内土气偏盛又会出人体全身或局部硬冰冷或温觉消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痛便秘等症状
上可看出四塔之偏盛与不足均可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为保障人体无病而健康地生长发育关键保持体内四塔的平衡并尽可适应于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风火水土保持相对的平衡关系)不违背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旦四塔失调就应用药物的特性使其恢复平衡关系达治愈疾病的目的即用“四塔”来调节人体的机

傣医“四塔”论◆佛教"四大"论人体"四大"为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即地、水、火、风,是构成"色法"(物质现象)的四种基本原素。佛教认为,世界万物和人之身体均由"四大"因缘凑合而成,因缘凑合则生,因缘分散即灭。人体诸病是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些兼通医道的高僧已经用四大来说明生命起源、傣医包敷法临床应用举例牛撒撇是傣族一种风味很独特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牛肚(即牛胃,汉族叫牛百叶)。牛撒撇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所用的独特的佐料――牛胃里已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还没被消化吸收的东西。听上去似乎难以置信,然而如果没有它,牛撒撇就不能成其为牛撒撇。制作牛撒撇的方法 在杀牛前一个多小时,给牛喂一些傣乡特有的野草――五加叶和香辣蓼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