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病疗疾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2-11-19

  目前,百姓&ldquo 看病难、看病贵&rdquo 仍是突出问题,具有&ldquo 安全、有效、方便、价廉&rdquo 优势的中医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手段,让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回到基层,回到百姓中间,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近年来省城中医药发展的历程并不尽如人意,有亮点 ,也有憾点 。7月28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3年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7月31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济南市公布宏济堂东店等43个药品零售企业为首批试点,45名中医执业医师分别在省城中医坐堂医诊所开展中医诊疗活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中医药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系列报道&ldquo &lsquo 问诊&rsquo 省城中医药&rdquo ,通过对专家、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普通市民等的采访,分析中医药发展中的&ldquo 病灶&rdquo ,探寻中医药发展的新路径。

  &ldquo 先西后中&rdquo 的关键点

  &ldquo 孩子发烧在医院打了几天吊针,还是降不下来,没办法,只好来看中医了。&rdquo 8月16日,在省中医的发热门诊室,市民夏琳告诉记者。她说,平时孩子得了小病看西医很方便,而中医开了方子,要先泡再煎,还要掌握中间的火候,记住注意事项,等煎好放凉,几个小时都过去了,时间长,也太麻烦了。

  像夏琳一样抱有&ldquo 先西后中&rdquo 就诊观念的人并不在少数。许多患者往往因为在西医治疗过程中产生抗药性,或者是西医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效果不明显时才求助于中医。在他们看来,中药汤剂口感苦、剂量大、熬制麻烦,西医几包药片就能解决的病没有必要看中医。

  毫无疑问,中医成了多数患者的&ldquo 第二选择&rdquo ,影响了中医的临床规模。事实上,省城的中医市场与西医市场的规模存在很大差距,同级别的西医院与中医院在数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差别更是明显,在西医院走向大医院集团的今天,成规模的公立中医院只有省中医、市中医等几家,其余多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状况也是良莠不齐。而基层不少医院的中医门诊经营情况令人堪忧。记者走访了几家社区医疗机构,发现市民们大多选择的是西医开药片、打吊针的治疗手段,而大街小巷上&ldquo 中医门诊&rdquo 的招牌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大部分里面却是冷冷清清,少人问津。

  山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伟对目前省城中医药的现状十分担忧,他认为,让患者走出&ldquo 先西后中&rdquo 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最关键的是大力普及中医药的科学知识,加大宣传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培养巩固中医药的群众基础。比如中医保健、养生、&ldquo 治未病&rdquo 的作用,都应当让群众全面清楚地了解,培养人们的&ldquo 中医情结&rdquo 。

  别让患者&ldquo 迷路&rdquo

  &ldquo 老百姓对中医药信任的缺失,与中医药市场鱼龙混杂,&lsquo 李鬼&rsquo 众多有关。&rdquo 张伟说。现在一些江湖游医和资质不全的私营医院在利益的驱动下,打着中医的旗号,夸大宣传,以所谓&ldquo 传统医学&rdquo 、&ldquo 独家秘方&rdquo 、&ldquo 特色诊疗&rdquo 为噱头,乱诊乱治,蒙蔽患者,让中医背上了骂名。

  某些媒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刊登非法行医的医疗广告,吹嘘中医根治癌症、白癜风牛皮癣等疑难病症,蒙骗患者。特别是一些网媒,更是把某个中医吹得神乎其神,包治百病,以此引诱患者购药或就诊。自2008年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医疗机构网站展开了监测,每季度公布一批虚假网站名单,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关闭,截至目前,已监测到虚假网站443家,均是冒中药治疗重症难症之名,行销售假药牟取暴利之实的黑心医疗机构。

  张伟分析道,打击非法行医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由于执法上存在难度,查处行为大多局限在行政层面,深层次的法律、经济责任的追究困难依然很大,一些漏网之鱼仍在损害着中医药的声誉,令缺乏甄别能力的人们继续上当受骗,这也使相当一部分人们因此而不信中医的安全性、质疑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药打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正规医疗机构共同出击,加强中医药领域的资质认证与督查工作,严厉打击虚假医疗机构。只有加大力度打假,才能清理中医药市场,不让患者&ldquo 迷路&rdquo ,还中医药清白的名声。

  创新还欠&ldquo 一把火&rdquo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王世军坦言,现代中医不能仅仅靠&ldquo 望闻问切&rdquo ,需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古今结合才能再造&ldquo 中医盛世&rdquo 。他还提到,相对于古人的中医诊治,现代人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可能产生一些前人未曾意识到的问题,这需要深入中医药基础研究,探索新方案来破解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社会遇到的新难题,使特色中医药诊治更有效、更方便、更适合大众。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乔明琦认为,当前学术造诣高深、诊疗技术高超的名老中医缺乏,这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医药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方面存在缺失。发热、伤寒、结石等病症如果以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疗程往往太长,传统的丹丸膏散煎制繁复、质量不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中医中药在掌握精髓、传承传统的同时,必须在理论上能够有所创新,科研方面能够有所开拓,在临床上能够有所应用,将现代化的检查、前沿的科学研究与传统的中医药学科结合起来,否则,名中医即便多了也不会使局面有太大的改变。

  &ldquo 中医创新也要有&lsquo 度&rsquo ,创新要立足于中医固有的规律去创新,立足于中医本身,立足于中国文化,立足于可以适合中医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唯指标、唯方法、唯仪器、唯标准。中医的创新归根结底是要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和疗法,这样才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并能传承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rdquo 一位专家如是说。

  中医文化相关文章阅读

  申请《东医宝鉴》中医为何输给&ldquo 韩国&rdquo

  中医已经向主流医学走去

  中医有&ldquo 未病先防&rdquo 的优势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