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
发布时间: 2022-11-19

  足少阳胆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 。简称胆经 。循 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本经脉一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另一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线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直行向下的经脉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 瞳子、听会、上关、颌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液、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共44穴,左右合88穴。

  经脉循行

  《灵枢· 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 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mdash &mdash 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 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mdash &mdash 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 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联系脏器 胆、肝、膈、耳、眼、咽喉。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

  脏腑病 口苦,目眩,疟疾等。经脉病 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1.经脉循行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

  耳部支脉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 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阴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明);

  足背部支脉 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经相接。

  2.主治概要 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3.常用腧穴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 肩井 渊腋 辄筋 日月 京门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髎 环跳 风市 中渎 膝阳关 阳陵泉 阳交 外丘 光明 阳辅 悬钟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