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名称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药的名称
 要了解中药,先要熟悉各种中药的名称。中药的名称大都有一定的来历和意义,如果把它归纳一下,是很有趣味的。

(一)因形状而得名 如人参的根有些像人的形状,因此叫做人参;牛膝的苔节膨大,好像牛的膝关节,因此而得名;狗脊的根苔上有金黄色的茸毛,好像狗的背脊,因此叫做狗脊。还有如钩藤、龙眼、百合等等,都是因形状而得名的。
(二)因颜色而得名 很多中药具有各种天然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也就成为药名的来源,如红的就有红花、丹参、赤杓等。黄色的有大黄、黄莲、黄苓、黄柏等;青色的有青嵩、青皮等;白色的有白芷、白芨、白薇等;黑色的有玄参、黑月等,都是因颜色而得名的。
(三)因气味而得名 有许多的中药由于特有的气味而得名,如香气很浓的有木香、沉香、藿香、茴香、麝香等。略带臭气的有臭梧桐等。
(四)因滋味而得名 如甜味的有甘草,苦味的有苦栋子,酸味的有酸枣仁,辣味的有细辛;还有如五味子,就是因为含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而得名。
(五)因产地而得名 如川芎、川杜仲出产于四川,广陈皮、广地龙出产地广东等。
(六)因生产季节而得名 如半夏在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了一半,所以叫做半夏;夏枯草每到夏至后枯萎,所以叫夏枯草;忍冬的叶子,虽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凋零,所以叫做忍冬。
(七)因药用部份而得名 如金银花、菊花是用花而得名的;菖根、麻黄根是用根而得名的;莱菔子、菩苈子、兔丝子是用种子而得名的。
(八)因功效而得名的 如益母草能治疗妇女疾病;石决明、决明子能够明目等。
其他还有因国外输入而得名,因传说人名而得名,因形状大小而得名,因收藏时间长久而得名,因药物性能而得名…..等等,留待以后再讨论。

四.认识中药
 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 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把药物治病的各种性质,功能加以概括总结,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和泻,以及有毒、无毒等,这些统称为中药的性能。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它是指药物的性味,代表着药物的药性和药味两个方面。气,就是药物的性质。“四气”,就是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与凉,热与温的区别,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四气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及治疗效果的确定。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药物,则为寒(凉)性,用于治疗热症。如果具有寒、温里、助阳作用的药物,则为温(热)性,用于治疗寒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正是药物四气治疗疾病的原则。

 味,就是药物的味道。“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及临床治疗中得来的效果来确定的。五味的作用如下 辛味药如桂枝、苏叶能发散表邪,香附、砂仁能行气散结,故辛味药有发散、行气作用。甘味药如党参、黄耆补气,甘草、大枣甘缓和中,故甘味药有调补、缓和作用。苦味药黄莲能清热燥湿、大黄泻热通便,故苦味有燥湿、降泻作用。咸味药如海藻软坚消痰,芝硝润下通便,故咸味药有软坚、润下作用。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不过一般认为淡附以甘、涩附于酸,故仍称五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