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善良寿自长
发布时间: 2022-11-19

  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如今是好人难做,好人难当,虽然这在有些时候某些地方的确如此,但我们不可因此而偏颇,概而全之。

  好人终有好报,别的不说,好人的寿命往往比处心积虑&ldquo 整&rdquo 人的人寿命要长些,我国自古就有&ldquo 好人长寿&rdquo 的说法。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亦一再证实这一点。

  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一个心胸宽广、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其预期寿命明显要比那些心胸狭窄、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与他人难以融洽相处的人长的多,并且到了老年,心血管病和肿瘤的患病率也要低1.5倍之多。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生活、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看出心地善良与寿命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言行和心地都很善良的人,往往能够随遇而安,不会因为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上的不顺心而过分焦虑不安、自生烦恼,不会引起长时间的心神不定和失眠,更不会愤世嫉俗,自暴自弃。

  而是比较容易地从不顺心,不如意中尽快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生活方式;容易保持心理上平静与平衡,其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比较高。

  反之,心胸狭窄和心怀恶意的人则常常在这个时候心情恶劣,自生烦恼,或者与他人&ldquo 纠缠不清&rdquo ,或者伤人伤己,形成恶性反馈。

  这种人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处在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方式下,如此必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标准不单是身体上的有病与无病,而是一种社会、心理与生理上的和谐与否。

  若一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与人为善的品行和随遇而安的行为准则,那么,他在社会生活中也就容易获得尊重,容易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样比较容易在社会、心理和生理上保持和谐状态,由此提高健康水平,活到高龄。

  无论社会竞争多么激烈,只要我们有知识、有能力,加之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虽然也可能在有些时候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但那些都会很快过去的,终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自信与快乐。

  到了老年,若能够做到与人为善,随遇而安,更是容易做到心情愉快,生活充实和规律,这也就是不少长寿之人的真正&ldquo 秘诀&rdquo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