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养生可助寿
发布时间: 2022-11-19

  在先秦《庄子》中就有《养生主》一章。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属一个思想流派。汉以来才逐渐形成了道教,崇尚炼丹术。道教养生学的要义就在于主体顺应客体的规律。现代有人认为,淡泊养生也属道教养生的组成部分。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谈到&ldquo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rdquo 。&ldquo 淡泊明志&rdquo 可使人领略人生,顿悟人生 &ldquo 宁静志远&rdquo 可让人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ldquo 空灵&rdquo 境界。

  七情是对情感活动的总结,七情调摄得当,人体身心健泰 七情太过,是致病之源。备受历代养生学家推崇的&ldquo 致虚极,守净笃&rdquo 是老子主张的养生思想,能诠释上述养生境界。庄子认为,大地生我,最终是要归纳我的。人本来&ldquo 无&rdquo ,到了还要归于&ldquo 无&rdquo 。生要活得潇洒自在,不追逐名利,不为物欲所累 老了应坦荡地回归自然。这样就能凡事看得开,无忧生忧死之虑。唐代名医孙思邈极注重修心养性,他将人体的精、气、神喻为灯油,人的生命犹如灯光。若灯芯用大炷,油易尽,灯易灭,若灯芯用小炷,则油有余,灯难熄。生命如灯,精、气、神是&ldquo 生命之油&rdquo ,只要注重修心养性,淡泊处世,顺其自然,&ldquo 生命之油&rdquo 便消耗得慢,生命自可延长。

  人生旅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应在顺境时保持平和心,逆境时注重平常心。所以,活得健康需要淡泊宁静的心态,工作时以入世的心态积极认真拼搏,休息时以出世的心态把一切都放下,让心境处于一种淡泊自然状态。据调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都相当艰苦,但他们的寿命都很长,因为他们的情绪始终是愉悦的、恬淡虚无的。

微信